東漢時高橋馬鞍的發明和裝備,使得騎兵的正面衝鋒能力大大加強,迅速取代了戰車部隊成為衝鋒主力。
而恰恰是這些騎兵新裝備的發明,使得草原騎射手的優勢也提升了。西漢年間傳統的“下馬地鬥”的中原騎兵的優勢有所削弱,必須予以戰術革新。
另外,比起西漢約77-79萬人的軍隊規模,只有29萬人上下的東漢軍隊在規模是大大不如的,因此新裝備、新戰法也必須儘快推廣,使得軍隊更加“精銳化”。
前面講過,秦、西漢時代,因為馬具的因素,中原騎兵本質上是騎馬步兵。因為騎乘過程中,騎士靠雙腿夾緊馬腹,沒有馬鐙給腿部借力,沒有馬鞍給腰部借力,在馬上進行肉搏極其困難,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騎馬機動到一地後,下馬作戰。
如果遇到裝備極差、肉搏能力極弱的匈奴騎射手,偶爾也會發動馬上衝鋒,但匈奴一般會避戰,你想衝鋒肉搏也要看人家給不給機會。
所以在這一時期,騎兵並沒有取代戰車,因為確實戰鬥力太弱。
在西漢晚期的時候,出現了高橋馬鞍。
1965年河北定縣出土的西漢銅車飾裡,就發現當時的馬鞍前後橋已經很高。
高橋馬鞍的出現,使得騎兵的騎乘條件大大改善,東漢的騎兵也逐漸不再是騎馬步兵。
東漢開國名將吳漢“常將五千突騎為先鋒”。
吳漢的突騎是槍騎兵,武器是戟。中原步兵對槍騎兵的衝鋒很不適應,被吳漢在蜀中八戰八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