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傢伙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全都說了出來,張亮也聽明白了。
原來潁川郡有17個縣,郡守在陽翟縣(今河南禹州)城裡。
除了陽翟縣外還有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這十六個縣。
而漢代的兵制是以二與五的倍數來計算的。
最基礎的單位為伍,每五個人有一個伍長;
兩個伍為什,每十個人有一個什長;
五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
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
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兩百人有一個軍侯;
兩個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
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為一獨立的作戰單位,通常統軍者乃將軍或是校尉。
整個漢王朝除了邊塞縣城分佈3000——5000不等的兵力外。內地郡縣的的郡國兵其實不多。
就拿潁川郡來說,整個潁川郡一共有一個營(2000人)的官兵。一個郡還不如邊塞一個縣兵力多。
郡守治所陽翟縣有兩個部(800人)的官兵,一部(400人)防守,一部(400人)機動,兩部輪番交替。剩下三個部(1200人)的官兵分佈在其他16個縣,根據縣城大小分別分佈一個屯(100人)或一個隊(50人)的官兵。
原來在東漢初年的時候,劉秀改革軍制,取消郡縣正卒輪流上制度,兵員以招募為主。漢初,民17歲博籍(登記),成為具有兵役義務的待役人員,稱為“正”。“正”20或23歲起役.輪流應徵,服現役兩年。一年在本郡為材官或騎士、樓船了;一年赴京師當衛士,或到邊郡充戍卒(一說在本郡為材官、騎士、樓船,是正卒;衛士、戊卒為同樣性質的服役,均不是正卒。前者系兵役,後者系搖役)。“正”不服役時,為預備役兵員,遇有戰事,須隨時應徵,到60或56歲止。應役年限內的免役,分為復身(本人免役)、夏家(全家免役)兩種。凡有一定軍功、資歷、爵位者,飼養、捐獻軍馬或糧食、錢幣達到一定數量者,朝廷禮遇的功臣子孫、學者、高齡者,男子身高不足規定尺寸(6.2尺以上)者,均可免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