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朝的稅賦和柳銘淇知道的所有朝代的稅賦有些不一樣。
從秦漢以來,我國的稅賦基本上就分為兩類,一類是鹽鐵酒茶瓷絲等稅賦,另一類就是商賦、田賦和人頭賦。
實際上這些賦稅的型別,和大康朝都差不多。
但大康朝的商賦佔據的比例卻高出很多,大約佔據了大康朝每年稅賦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二千四百萬兩左右。
而一億五千萬人的田賦和人頭賦加起來,也僅僅只佔據四分之一。
而柳銘淇熟知的那些朝代,基本上田賦和人頭賦要佔據一半以上,很多時候甚至是三分之二。
沉重的壓力全都壓在了老百姓的身上,這也是古代王朝都不長命的重要原因。
唯一一個開掛的我大宋,卻又被更加開掛的大元給滅了,歷史倒退三百年。
而我大明這不爭氣的東西,空有繁華的商貿,卻不能收起商稅來,最後落得王朝破滅。
當然那些商人們也沒有討到好就是了,江南一地被屠了又屠,無數富商的財產全部被掠奪。
單論這些商人來說,真是活該!
大康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訓,把田賦和人頭賦規定得非常死,稅賦抽成也不高,但對於商稅徵收得卻很多,由此才能達到四分之一。
除了鹽務,景和帝想要動哪方面都困難,尤其是在想要榨出大筆錢的情況下。
你說絲綢?
江寧織造和蘇州織造一年靠著國內外的生意,上繳七百萬兩銀子,你再給他們增加六百萬兩的任務,直接會壓垮他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