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6日,貴陽,小雨。
大十字街南口頭走過一隊青年學生,這幫人有男有女,每人都在肩頭背一個行李捲,面帶倦容。道旁雖有市民駐足觀看,但顯然已經多少有些麻木了。這幾天,幾乎每天都有學生湧入貴陽。
這真是一個多事之秋。先是盧溝橋,後是大上海,中華半壁失守。政府遷都,大學遷址,到處是一派亂蓬蓬鬧哄哄的景象。
眼前這隊青年,是上海大夏大學最後一批到達貴陽的學生。
有一輛帶布篷的馬車不緊不慢地跟在隊伍後面。布簾撩開,露出一張年輕的面孔,長臉頰,一絲不亂的大背頭泛著油光,鼻樑上一副秀琅架眼鏡,圓圓的鏡片後面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儒雅,俊逸。此人正是大夏大學年輕教授李畋。
“還有多遠?”李畋問馬車伕。
“快了!”馬車伕語焉不詳。
李畋懶得再問,放下布簾坐回車裡。反正這些天除了趕路還是趕路,火車、輪船、馬車……一路行來,好不辛苦。所幸的是自己所帶的三十九名學生沒有一個掉隊的。這些青年,都是中國的讀書種子,只要有他們,中國就有希望。
“爸爸,我們還要走多久?”車中,七歲的兒子李鳴謙問。
李畋的夫人沈靜如女士把李鳴謙攬在懷裡。十九歲的苗族姑娘阿雅坐在夫人身邊,神情有些緊張。
“阿雅,又回到貴州了,高興嗎?”李畋沒有理會兒子的問題,而是關切地詢問阿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