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明的邊防軍隊,其實原本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體制。
太祖皇帝建國之後,對於北元的殘餘勢力十分警惕,因此,不僅多次派兵肅清邊境,追擊蒙古各部,而且還設計了一套以屯田為基礎的邊境鎮守軍隊。
這種屯田不是簡單的讓軍隊去耕種,而是混合了放牧,耕田,巡邏為一體的新型方式。
這套體制有兩個基本的支撐點,即鎮守地方的軍戶世代相傳,以及洪武時控制的廣大草場。
那個時候,在宣府和大同往北,上千裡的範圍內,都屬於大明的領土。
因為當地的軍戶世代以此為家,所以屯田和草場,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賴以生計的產業。
在敵人入侵的時候,他們也不僅僅是作為軍隊在保護邊境,更是在保護自己生活的家園,自然軍心穩固,戰力十足。
與此同時,太祖皇帝冊封了十三塞王,給予了極大的自主權,以保護邊境的安全。
同樣的道理,因為是自己的封地,所以塞王們會好好經營,保護當地的繁榮,嚴防外敵的入侵。
所以在洪武時代,個個塞王對於軍隊的操練,屯田,放牧都十分的盡心盡力。
在這種體制下,朝廷其實不用耗費太大的精力和財力,就能夠保持邊軍的戰力持續強盛。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這種體制最大的缺點,就在於邊軍在軍屯,放牧,中鹽法的相互輔助下,幾乎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不依賴於中央朝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