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1月3日,黃海。
16點27分。
昔日大東溝海戰區以西76公里,旅順口以南73公里。遠東當之無愧的海軍強國,日本海軍2艘金剛級組成的朝鮮巡航艦隊和欲雪前恥的中華民國第一艦隊相隔35公里時,同時發現對方蹤跡。
25年前,日本艦隊經歷一場生死大海戰後,由這裡掉頭重回大東溝尋找落水和失散的艦船。25年前,遠東最強的北洋艦隊凝視這裡,滿身傷痕不敢再戰黯然回到旅順。宿命……帶著濃厚封建迷信意味的一個詞,卻在25年後的今天戲劇性的重現。數十年後的歷史學家們將這場對決定視為遠東地緣政治的轉折點,而BB黨們則努力還原當時的場景。從人員、艦炮、彈藥甚至天氣等等方面得出結論,勢均力敵……這讓很多新黨徒都不明白,為何356mm艦炮和305mm艦炮的對決會被認為是勢均力敵呢?唯有老鳥們最清楚,裝甲和防護決定了雙方都具備徹底打穿對方的能力!
金剛級,大英帝國獅級戰巡前的試驗品。
安海級,美國火力和德式大船小炮強調防護和生存性結合。
如果把這兩種軍艦放在日德蘭,那麼勝利者無疑是後者,因為安海級的綜合防護能力更高,而金剛級的同類獅級已經被證明防護結構上存在巨大隱患。但問題是,短短几年人才還沒徹底冒出來的中國海軍沒那麼多精銳水兵,而他們的對手雖然結構稍差,但卻擁有連歐洲都羨慕的一群苦行僧般的頑強殺戮機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