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了主意,院君便刻不容緩,放下了府中庶務,一心為長房的女兒物色起合適的物件來。如今,徐家已經走出陰霾,在朝中地位比起往日,隱約來得更盛。徐家欲要嫁女,風聲一傳出,每日都有媒婆上門,一時之間,沈敬亭竟覺得比往日還來得忙碌,幾乎是前腳剛走一個,後頭便又來一個,連喝口茶緩氣的工夫都沒有。
這日,沈敬亭剛送走為丞相次子來說親的媒人,徐家的大總管便走進來。張袁來到院君身邊,想是這些話不便讓外人聽見。沈敬亭從案子裡抬頭:“但說無妨。”
張袁道:“是沈太常侍卿大人遞來拜帖。”
聞聲,沈敬亭便蹙起眉頭。
沈太常侍便是他的大伯,他初嫁入徐家時,徐沈兩家鮮有往來,尤其是徐家不穩的那陣子,沈氏在朝堂上可說是同謝徐兩家撇得乾淨。這本是難免之事,然而直到徐長風封侯,徐燕卿一路平步青雲,由刑部侍郎升為尚書,他也有誥命在身,沈家倒像是想起他這個庶子來,不管是過年過節,時有不時就送禮上門。
當年,沈家的老太夫人應了虞氏荒唐的提議,讓常人嫡子同楔兄弟共妻,這門親事裡,京中沈家可說是撈盡了好處,絲毫沒為他思量過,也間接害得姨娘慘死。雖是陰錯陽差,非人所願,但是時隔多載,這仍是沈敬亭心中一根刺,是以對於這樣的孃家,他也早已恩斷義絕。只是京中沈家厚著臉皮上門,他作為徐家正君,也不好明白地將人掃地出門。
只看男子臉色淡然道:“你可問了太長侍卿大人親自上門來,所為何事?”
張袁面露猶豫,期期艾艾地說:“小人問了,大人是聽聞,徐家要為大小姐議親,欲要為沈三公子說親。”
當下,沈敬亭便停下筆來,輕聲說了句:“就憑他?”那語氣雖平和,卻涼了幾分。
張袁心下亦覺沈家是異想天開,想是那沈家的人以為鎮平侯不重視女兒,只偏寵院君生下的尻子,又當院君視這前人留下的繼女為眼中刺,心裡便升起同徐家親上加親的荒唐念頭來。
沈敬亭如何不知京中沈氏的一番好算計,這些年,沈氏仗著他在徐家得臉,雖在上京不敢亂來,卻也沒少在外頭以徐家的名頭狐假虎威。他暗中已經敲打過幾回,本以為沈家會收斂,沒想到剛安份沒一陣子,就膽敢將主意打到徐瓔珞上頭。
“既然如此,”張袁道,“那小人,就代院君去回絕大人。”
沈敬亭卻叫住他,說:“無妨,就由他等著罷。”他站起來,揹著手邊走邊說,“勞煩太長侍卿大人親自上門為兒子說親,徐家這一杯粗茶,還是請得起的。”
張袁瞬間會過意來,院君的意思,是要把人給晾著。這人見還是不見,就看院君的心情了。
雖然是給了教訓,沈敬亭卻還是覺得胸口壓著一股濁氣,索性不再見客,轉身徒步去了雅樓,不過他來晚了一步,樓裡的書房已經被另一個人先佔住了。
亭臺樓榭,花瓣如玉,撩起珠簾走進,就見這如畫的景色之中,一個男人正利於案前展卷作畫。他眉若遠山,星目炯炯,單看容貌已是世間少有的容色,又看他身著絳紅色長衣,髮絲只用絲帶隨意束起,卻仍顯得氣度不凡,莫怪今上曾戲言,除了徐愛卿,怕是這世間男子無人更合適這明豔如烈火的顏色。他手持一支狼豪,正凝神作畫,且瞧他隨手一潑墨,豪筆在紙上行雲流水,那駿馬奔騰圖便一呵而就。
當朝刑部尚書徐燕卿,在當年也曾是鮮衣怒馬的探花郎,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當時騎馬遊城,眾女拋花獻果,可謂是一朝難得盛景。時光荏苒,歲月沉澱,那風流的男兒也已收了心,在朝上是說一不二、嚴正肅穆的朝廷重臣,只有下朝回到家裡,才有這閒情逸致舞文弄墨,陶冶陶冶性情。
沈敬亭方踏進屋中,便聽徐二爺幽幽道:“小君步伐急躁,神情肅然,爺想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孫子,惹得爺的小君不快了。”
第76章番外(六)
沈敬亭本還覺得有些氣悶心煩,聽到徐燕卿所言,不由失笑,這“孫子”可比他家二爺還大上不少呢。
在官場浸淫久了,是個人都難免有些世故,奈何徐燕卿此人是出了名的鐵齒銅牙,不管是在刑部審案,或是在朝上進諫,其性都狂放桀驁。照理說,這樣的性子,必會得罪不少人,可是徐二爺本人卻通透得很,他曾經和手下的門生說過一句:“今上身邊最不缺的是圓滑精明的人。那一位,缺的是一把好使的刀子。”
徐二爺的人生也算是大起大落過,當初今上沒有借謝氏一事廢了他,多少還有點想要用他的意思。他扛了過去,經受了這番苦難,也算是脫胎換骨,天子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一把想要的利刃。縱然如此,徐燕卿骨子裡的驕傲依然未變,只不過是多了過去所沒有的從容和沉著。
沈敬亭想道,尚書大人今日休沐,既不會見門生,也不出門應酬,還有閒情在這兒作畫,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了,那他還是莫說那些煩心事,掃了二爺的興了,遂說:“也不算個事兒,二爺忙罷。”
徐燕卿精通詩詞書畫,尤其在水墨丹青方面頗有心得,他還有個叫“玄一”的化名,以此名作畫幾幅,後來流入坊間,單是一幅春月牡丹畫就叫價上千兩。
沈敬亭接著就在一邊的窗下坐下來,下人搬來幾本鋪子的賬冊,伺候筆墨。兩人一個作畫,一個看賬,也算是歲月靜好。
“小君既然不肯說,那爺只好自己猜一猜了。小君既然還有心思讀賬,想必是跟府外的庶務無關,家中也未曾聽說過如何,那也無關家宅之事。如此排除下來,該是同珺兒的親事有干係了。”
沈敬亭也不反駁,靜靜地聽他說下去。
“此事小君操煩了也有一陣子,卻也不曾似今日這般臉色不虞。”徐燕卿自認猜得八九不離十,“那想必就是,來了個不該來的人,還提了不該提的事,而能讓小君怒而不言的,這上京裡也不出多少個,故此,為夫斷言,可是沈大人上門來了?”
沈敬亭聽到此,也不禁搖頭一笑,道:“確實什麼都瞞不住二爺。”
徐二爺得了妻子誇讚,臉上雖不如何,可柳眉卻悄悄上揚,怕是連今上的賞識,都不如細君一聲誇獎來得讓他受用,然而還是故作三分謙虛:“小君謬讚。”跟著又悠然說,“這陣子,今上正想提拔一人填補參政的空缺,吏部的劉大人昨日還在跟我商量這回事。沈大人這太常侍卿的位置,也坐了十幾年了。十幾年啊,就算是媳婦,也該熬成婆了。”
沈敬亭正琢磨著自家二爺要賣什麼關子,就瞧男人舔了舔筆,語氣淡漠地道,“那就接著熬罷。”
沈敬亭聽了,苦笑道:“二爺這是以公謀私。”
“小君可莫給為夫亂扣大帽子,何謂以公謀私?”他看了過來,嚴肅地糾正道:“這叫公報私仇。”
沈敬亭愣了足足有好一會兒,跟著就長笑出聲。
徐二爺逗笑了妻子,見他展顏,心裡也不盡一樂。徐燕卿生得一張萬里挑一的風流樣貌,年少雖也曾荒唐過,可自從成了親,便徹底轉性,至今儘管仍是愛慕者眾,二爺也不曾再惹過什麼風流債,況且徐家闔府皆知,這三房的爺裡頭,就二爺同院君是床頭吵,床尾合,一大家子裡,就二房最多熱鬧。
且不說二爺之後要如何公報私仇,沈敬亭笑了之後,壓抑心口的陰霾就徹底散去,便和徐燕卿閒話家常,說來說去,自然就離不開徐瓔珞的親事。
徐燕卿一早就知道今上有意納徐家女做太子側妃,聽到沈敬亭的顧慮,便說:“太子因著年幼時的經歷,雖是不如其他皇子開朗,但是年少沉穩,行事張弛有度,頗有為君之風。若是珺兒能嫁給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太子風評素來極好,其模樣承襲了謝氏,長得極是端正俊美,如今太子已經出入正殿聽政,輔佐今上,若是安安穩穩,來日必能順利繼承大位。然而,徐燕卿雖不覺得,可心中多少有些偏頗,比起徐修容所生的四皇子,他素來更加憐惜太子,畢竟謝氏抄家之後,太子除了他這個表哥之外,在朝中就無他人可以仰仗。
此外,自古以來,男人三妻四妾,即便嫁的是尋常公侯當正妻,也避免不了丈夫將來納妾收房等等。夫妻之間,素來就是恩義為重,再說,當前寵妾滅妻的醜事比比皆是,還不若挑個靠譜的。
沈敬亭認為二爺所言不無道理,然而嫁給一般王公貴族是一回事,嫁給太子又是另一回事情。無論哪個方面,皆有利弊,徐燕卿便說:“這種事情順其自然最好,你日日琢磨,也琢磨不到將來會發生些什麼。”
沈敬亭輕嘆:“二爺說的是。”他轉念想起什麼,道,“這些天上門的,也不只是為了小姐的,其中丞相家的夫人就親自帶著厚禮上門,想要為他家的楔公子給圜圜提親。”
此話甫出,徐燕卿手一抖,一灘墨就在紙上糊開,平白毀了一張好畫。
這年代,尻日趨減少,世家裡頭更是屈指可數,往往哪家有了尻子,都是年紀尚小就定了親事,亦如當年,徐家同沈氏定親時,沈家的五娘子不過五六歲的年紀。當年,沈敬亭生下兒子,知曉其為尻時,內心便覺十分煎熬,好在圜圜命好,生在徐家這樣的大戶,日後必然不會像他那樣成為共妻。
沈敬亭不過是隨口一提,怎料,徐燕卿卻扔了筆,瞠目道:“就憑丞相家的那個黃毛小子,還想娶我的寶兒?”
圜圜乃是小名,徐家的這個獨子大名為徐寶璋。“璋”意為寶玉,前頭綴了個“寶”,顧名思義,即為寶玉之意,顯然圜圜正是徐家上下的寶貝疙瘩。
二爺反應如此之大,沈敬亭自己也是始料未及,徐燕卿急急踱了兩步,轉過來問:“這禮你可退回去沒有?若是還沒,爺這便叫人送回他丞相府去。”
沈敬亭便說:“這禮我自然是不會收下來的,圜圜年紀尚幼,並不著急親事。”
徐燕卿鬆下一口氣,頷頷首道:“還是小君你思量得周全。”
沈敬亭見他這副模樣,暗中覺得好笑,想到他方才所言,便故意道:“依我之見,丞相家的那位公子為人謙和,端方有禮,模樣也周正英俊,現在先不說如何,先觀察下來,若真是個好的,來日和圜圜作一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徐燕卿一聽,自是知道沈敬亭是在揶揄他,畢竟徐瓔珞不是他的親女兒,他方才那副模樣,儼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徐燕卿無言以對,堂堂尚書大人在朝上牙尖嘴利,卻在自家正君面前,竟被堵得說不出話來。
他一拂袖:“不可理喻,我找圜圜玩兒去!”
“那請二爺慢走。”後頭輕飄飄地響起一句。徐燕卿本來只是佯做要走,這會兒可是非走不可了。
聽到那腳步聲漸遠,沈敬亭無奈地笑著搖頭,也不起來追出去,心道,還是等今夜再回頭來哄他一鬨,於是就低頭專心看起賬來。
落花輕飄,窗下,男子一手支頜,一手翻著頁,有哪些不對的,就拿起筆來一劃。
這才清靜了不過一盞茶的工夫,便有一隻手掀開珠簾。只瞧那指節分明的纖手執著一小簇玉白杏花,步伐無聲地繞到了男子的身後。
沈敬亭正專注地讀賬,未曾察覺那冤家去而復返,直到那杏花插在了耳邊,跟著他就被男人從旁邊抱個滿懷。
“哎,二、二爺——”沈敬亭一驚。來人卻摟著他,吟道:“有道是,桃花爛熳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徐燕卿強湊過來,在男子的臉上親了好幾下,說,“那小君說,此等春色,為夫是負還是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