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為慶祝家裡的這件大喜事,1月23日晚上,洪家沒開伙做飯。
趁著高興勁兒,洪祿承和王蘊琳宣佈要帶大家下館子,直接把晚餐定在了王府井的“民族飯莊”,去吃涮羊肉。
所謂“民族飯莊”,其實就是京城家喻戶曉的老字號“順東來”。
這家一直位於“東安市場”京城的清真菜館兒,開業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
剛開始時,“東安市場”只是“神機營”荒廢的三十畝練兵場。“順東來”也只是賣黃土的丁子清在這裡開的一家粥鋪。
直到民國三年(1914年),丁子清從當時以經營涮羊肉名滿京城的“正陽樓飯莊”,挖來了紅案師傅鄭春榮,又在原地蓋起了三間青磚灰瓦的鋪面房。“順東來”這才改名為“順東來羊肉館”,經營爆、烤、涮羊肉。
雖然鄭師傅有一手可以把一斤羊肉切成四寸長,一寸寬,薄如紙張八十片的功夫,讓羊肉館生意很興隆。
可由於20世紀之初京城中回民有著窮苦人多的特點,“教門”中的商賈又有秉承教義,做公益,“寫乜帖”的講究。“順東來”並沒有就此變成只招待闊主顧的高門檻。
(注:乜帖Niyah,“教門”用語。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心願”、“舉意”。指“教門”信徒在禮拜、封齋、施捨、朝覲宰牲、設宴待客、舉行紀念亡者儀式前,從內心發出或口頭表達的意願。有些地區“教門”信徒專指各種原因的施捨和對宗教的捐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