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56節

熱門小說推薦

當朱棣的大軍抵達濟南城下之時,李景隆當然早已不在濟南了,這哥們兒兩次被朱棣大敗,實在是被打出心理陰影了。匆忙之中,李景隆命令一個跟自己並不熟的參將盛庸留守濟南,自己則匆匆嚮應天方向撤退。

在這裡,我們似乎要為這個平時跟李景隆關係並不要好的盛庸同志擔心了。同時,我也要奉勸各位讀者朋友一句:一定要跟自己的領導搞好關係。你看看,這關鍵時刻背鍋的任務,領導都會甩給自己並不喜歡的同志。平常多拍拍領導的馬屁,關鍵時刻是可以救命滴!

眼看著朱棣就要笑納李景隆留下的濟南城之時,一個並不起眼的人物橫空出世,給了燕王朱棣當頭一擊。

這個人的名字叫鐵鉉。

鐵鉉,看這名字,似乎是一位猛人。其實不然,這哥們是個地地道道的文人。鐵鉉生於大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洪武年間,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也就是一個審理案件的官員,相當於現代的一位法官吧。

建文元年,鐵鉉升任山東參政。時逢燕王朱棣起兵,鐵鉉的主要工作便成了為北伐大軍督運糧草。

白河溝之戰,李景隆慘敗,明軍潰散,鐵鉉在運送糧草返回濟南的途中不斷收攏殘兵。就在這個過程中,鐵鉉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高巍。

高巍是個很孝順且很有氣節之人,其母親患有頑疾,高巍一直悉心照料。其母親死後,高巍在母親墓旁搭了個草棚居住三年,為其守孝,並且只吃素食。

高巍孝順的舉動一時廣為傳誦,他也受到朝廷的表彰,被授予前軍都督府左斷事一職。燕王起兵之後,高巍隨軍出征參贊軍務,相當於現代軍中的參謀、文職幹部一類的吧。

李景隆在白河溝慘敗之後,高巍成了俘虜。當時,有不少軍將被俘之後主動投降了燕王。而高巍則趁亂逃了出來。

高巍與鐵鉉相遇,昔日的好友沒想到會在這種情形下重逢。高巍鼓勵鐵鉉不要放棄,就算是死,也要為國盡忠。高巍的經歷和話語是深深地鼓舞了鐵鉉,至此,鐵鉉下定決心,要帶著這幫殘兵堅守濟南,不成功,便成仁。

當鐵鉉帶著一幫殘兵與濟南城中的盛庸會師之後,城中士氣低落的明軍總算恢復了一些元氣。盛庸與鐵鉉這對“黃金搭檔”不僅是互相鼓勵,還每每在作戰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去鼓舞守城的兵士。

就這樣,這支殘軍竟然頂住了燕王朱棣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朱棣一直在濟南城下攻了三個月,竟然不能攻克這座孤城,是惱怒萬分。朱棣同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因為朱棣決定扒開黃河大堤,引黃河水灌濟南城。

朱棣竟然使出如此毒辣的計策,鐵鉉自然不甘落後,他使出了一個詐降的計策。他派出城中數個老者出城去向朱棣投降,說城中已被水淹,城中百姓皆願意投降燕王,只是城中百姓擔心燕王大軍入城之後會大開殺戒。如果燕王願意接受投降,就請將大軍後撤十里,只帶親隨入城受降。

燕王朱棣見城中守軍已在城頭哭號一片,還能有什麼戰鬥力?便答應了使者的要求,先讓大軍後撤,自己率著一支數百人的精銳入城受降。

而鐵鉉早在城門洞子上佈下了千斤鐵閘,只待燕王入城的那一刻,便讓事先埋伏在此的兵士砍斷拉繩,放落鐵閘,爭取一下子就砸出來個“燕王肉餅”。

雖然鐵鉉是個讀書人,但那個時候讀的皆是四書五經,可沒讀過數學,更沒讀過物理。要是他能具備現代的初中物理知識,知道重力加速度是個什麼東西,能準確計算出從砍斷拉繩到鐵閘砸落地面的時間,然後按照朱棣前進的速度推斷出砍落拉繩的準確時間,那事情就成了。

事情的結果是,這拉繩砍得稍微早了那麼一點點兒。鐵閘掉落下來,剛好砸中了朱棣所騎戰馬的馬頭。朱棣栽下馬來,被濺了一身的馬血,嚇得至少三秒鐘都沒回過神兒來。朱棣得知中計,趕緊騎著親兵的戰馬逃了回去。

朱棣被鐵鉉耍了一次,惱羞成怒,再次率重兵攻城。可盛庸、鐵鉉就像是一顆釘子牢牢地釘在濟南,讓朱棣無法前進一步。

關鍵時刻,朱棣決定出大招了,那就是用火炮轟城。燕軍雖然有火器,但由於這個東西在當時相當珍貴,得省著點兒用。這一回,朱棣可是顧不得這麼多了。

經過一輪炮轟,濟南城的城牆已是千瘡百孔,眼看著濟南城就要失守了。關鍵時刻,鐵鉉是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也出了個大招。

鐵鉉的大招便是在城頭掛上朱元璋的畫像,還臨時用木牌書寫了許多朱元璋的神位,也掛在城牆上。

嘿嘿!這下輪到朱棣徹底沒招了。

自己老子的畫像和牌位都掛在城頭,你再讓兵士們開一炮試試?

朱棣當然是沒這個膽子。

在濟南又跟盛庸、鐵鉉糾纏了許久之後,朱棣不得不接受道衍和尚的建議,先回師北平,再從長計議。

鐵鉉敏銳地察覺了燕王朱棣撤軍的企圖,率軍從後追擊,不僅是大有斬獲,還順帶著收復了德州。

唉!你說說當初李景隆棄德州、濟南二城而逃,現在竟然讓鐵鉉這麼個讀書人守住了濟南,還奪回了德州,不知道他有何面目面對建文帝。

當然,逃回應天的李景隆也沒有好果子吃。有不少官員上摺子丨彈丨劾李景隆,說要讓他為戰敗的事情負責,要斬了李景隆。連先前兩次力保李景隆的黃子澄,都站到了要處斬李景隆的官員這一邊,可見李景隆是多麼的天怒人怨。

當然,宅心仁厚的建文帝並沒有處斬了李景隆。畢竟這哥們兒算起來也是自己的表哥,而且是功臣之後,還是留他一條命吧。

李景隆雖然沒有被殺,但卻被免去了平燕主帥之職。代替李景隆帥位的是在濟南保衛戰中表現出色的盛庸。當然,鐵鉉也被建文帝授予重任,出任山東布政使。不久之後,建文帝又授予鐵鉉兵部尚書官職,協助盛庸北伐燕軍。這也算是建文帝對忠臣最好的褒獎吧。

得知應天方面再次換帥,自己的“好對手”李景隆被免職了,取而代之的是讓自己在濟南吃了不少苦頭的盛庸,朱棣決定不再被動等待。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一月,朱棣再度揮師南下,直取滄州。駐守滄州的大將徐凱敵不過燕軍,滄州被燕軍攻克,大將徐凱被燕軍俘虜。

攻克滄州之後,燕軍一鼓作氣,連克德州、濟寧、臨清等地。燕軍大有一路勢如破竹之勢。

面對來勢洶洶的燕軍,新任南軍主帥盛庸並沒有慌張,他決定玩兒一票大的,來一個誘敵深入之計。而盛庸將決戰的地點,也就是誘敵深入的終點,定在了東昌(今山東聊城)。

為了誘敵深入,盛庸自然是要放棄東昌北邊的許多地方。也正是因為盛庸的主動放棄,讓朱棣更加輕視盛庸。

日期:2021-05-14 18:13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