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
這倒是之前沒認真想過的問題。
無論是科舉還是後世的高考,名額的分配都是一件難以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事情。
在歷史上科舉初期的分配方案是按考生來源分配的,如唐朝就是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
但到宋朝時,朝廷就發現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會導致如此錄取將出現巨大的不公平,比如東南各州時常數千人參加考試,能中舉入京的不過二三十人,而西北只有一兩百人參加考試,但卻能中十多人,最後到京城一考,真正的中舉的還多是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南方考生,這樣也就意味著有大量有才能的南方考生被埋沒了,甚至有不少考生更改祖籍以便中舉。
嗯...還是那句話,太陽底下沒新鮮事。
到了明朝初年,出現了所錄進士科中無一北方人的南北榜案,最後決定按考生生源地分配,經過幾次討論,最後決定按照南取六,北取三,中取一的方式分配進士名額,到了清朝,將這南北分的越來越細,甚至一省都可以再分成兩份,並且實行各省按參加考試人數分配名額。
總而言之,自從有了科舉考試,錄取名額分配就是一個影響全國穩定的大問題。
馬強思索一番後,對盧植說道“之前科舉範圍只是在河北,日後涼、交等地都要實行科舉,這名額分配的確是個問題。
這樣,我說兩個方向,麻煩盧公和鄭公、科教局一同商議一下,看看哪個為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