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大衣, 秦父坐在沙發裡蹙眉發愁,秦媽媽不想離開鏡子, 就叫他:“老頭兒,快去開門。肯定是秦素他們還差東西, 你去拿一下。”
秦父看了一眼臭美的老伴,過去開了門, 門外是秦素。
秦媽媽回頭看了秦素一眼,就對他笑:“快來看,好不好看。”
秦父嗤了她一句:“年輕的時候都沒這樣, 老了還愛俏了。”
秦媽媽瞪了他一眼, “還不是因為跟了你,年輕的時候想買件大衣都沒錢,捨不得買。現在小文給買了個好包……”她轉向兒子:“你看看你爸,這副陰陽怪氣的樣子。越老脾氣越怪。秦素,你給他找個掃大街的工作, 讓他掃大街去算了,不然一天到晚地亂髮怪脾氣,都是我每天好吃好喝伺候著他,他閒的。”
秦父皺眉說:“明明都是我做飯,怎麼是你好吃好喝供著我了?”說完又覺得這樣和老伴爭執在兒子面前沒威信,就又憋悶地閉了嘴。
秦素和兩人打電話的時候,倒沒見兩人這樣鬧,這時候就煩惱地嘆了口氣,說:“爸,你就順著些媽吧。你都說活到老學到老,還不允許媽活到老愛美到老嗎?她打扮了,你就好好欣賞,不就行了。何必吵架?”
秦父不好再說,問:“差什麼東西嗎?我去給你拿。”
秦媽媽這時候穿了一件顏色非常正的酒紅色大衣,大晚上,還把坡跟鞋也配上了,挽著小俞為她買的酒紅色愛馬仕,美美地對秦素笑,秦素一手揣在口袋裡,身材修長挺拔,即使對著父母,他也是客氣禮貌的,這時候對著母親笑了笑,說:“很好看。”
秦媽媽說:“你要娶媳婦的時候,婚宴上,我這樣打扮也不錯,對吧?”
“嗯。”秦素有點尷尬,又對秦父說:“爸,我有事和你談談,去你書房可以嗎?”
秦父和他一起去了書房,進房間後,秦素就把房門反鎖了。
書房裡書很多,是秦父秦母兩人的,裡面還有一張長書桌,秦母用的一邊收拾得很乾淨,秦父用的那邊放著文房四寶,練字的草稿紙堆了一堆。
秦父去把小太陽開上了,不看兒子,聲音帶著警惕:“你要說什麼?”
秦素和他父親談話,一向是談什麼都直入話題,拐彎抹角地話,秦父容易生氣。這一點,也為秦母詬病,秦母經常說秦父“一米米兒的不知道什麼狗屁領導,還要在家裡拿腔捏調”,不過秦素從不和父親在講話上鬧矛盾,所以很順從他的談話方式,他站在父親的面前,溫和地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語氣,說:“我和小文,在一起。”
秦父就知道是這樣,他依然不看兒子,佝僂著背,扶著椅子扶手坐下了,又去調小太陽的熱度。
秦素不再講話,只是站在那裡等著。
兩父子沉默了兩三分鐘,秦父抬頭看秦素:“什麼時候的事?”
秦素不知道該怎麼計算,如果是真的明白即使不和小文在一起,以後也不會再選擇別人了,大概是昨天晚上刑文飛說很害怕的時候,如果是兩人有身體上的關係,那是三年前了。
秦素這時候才想,也許從第一次和刑文飛上床開始,他可能就不會再選擇別人。
秦素受家庭環境和國內的教育環境影響,他是個對性很保守的人,曾經喜歡同班同學的時候,都從沒有敢告白過,做老師之後,他在這方面就更加保守,要不是刑文飛喜歡他,他可能都不會主動去接觸任何異性或者同性,到如今,連相親都沒相過,也與他這個性格有關。直到刑文飛出現在他的人生裡,讓他經歷了人生的另一個領域。
秦素很平靜地說:“大概三年前。”
秦父沒想到會是這麼久之前,他盯著兒子,想發火,但兒子現在都是教授了,自己還罵他,他的面子往哪裡擱。
秦父問:“在他之前,你是不是也交過這種朋友?”
秦父意識到自己其實對秦素上大學之後的交友情況毫不瞭解,因為秦素從小就太懂事太優秀了,從不讓人操心,秦父秦母都沒有想過,還要去管兒子的這些事。
秦素:“沒有。小文是個不錯的人。”
秦父腦子裡很亂,知道兒子三十五六歲了,而且早就立業,自己和他媽根本不可能管得住他了。
他問:“你想過沒有,你是老師,那麼多學生看著你呢,你和一個男人在一起,影響會多壞。”
秦素只好說:“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並不需要將兩者一定要連在一起。我們可以慢慢來。”
秦父沉默下來,直到小太陽烤得他的手生出疼痛,他才從茫然的狀態回過神來,但也只是把手移開了一些,又繼續沉默。
秦素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好半天,才輕聲道:“爸,對不起。”
秦父抬頭看他,見兒子微微皺著眉,抿著唇,神色沉重,他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這件事,估計不是說什麼就可以改變的,但他對兒子這件事,的確很難過。
他曾經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養育出了一個優秀的兒子,當然,他在對著別人吹噓的時候,一定會說,我們根本沒有在秦素身上費過心思,他從小就懂事,放學了自己就在家做作業,並不到處玩,從來成績都好,連上大學,都自己坐車去,上研究生我們也沒有多費一點心思,他從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努力,不需要我們催促他什麼,除此,他的兒子在本科時就開始拿獎學金,研究生時,更是一分家裡的錢都沒花過……之後,這樣優秀的兒子,又是隻依靠自己就進了知名醫院做研究,又年紀輕輕就做了正高博導,別人一聽,都對他羨慕不已……
但就是這樣的兒子,其實是同志?
如果是真的的話,他應該從小就會苦惱了,從初中開始就沉默寡言為人孤僻一心學習,也許與他的性向不符合社會主流意識有關。
他應該比自己更加痛苦和煩惱才對。
他扛到三十二三歲才找男朋友,也許他以前曾經想過一直獨身,就因為性向不容於社會主流,而他又是老師,需要一直剋制自己,所以才不找物件。
三十多年了,自己和孩子他媽都從來沒有關心過他的心理狀態,沒有問過他這方面的難處,全是他一個人扛著,他無人可以訴說。
秦父自己想了一大堆,想著想著不僅不生孩子的氣了,反而為他心酸起來。
秦父鼻子一陣發酸,想到退休前曾經遇到過的一個例子,有個高三的男學生,因為暗戀班上的男同學,不敢講,之後被社會上的男人抓住他這個弱點,把他騙去參加亂七八糟的同志性愛PARTY,那個男人和當時在場的大部分同志,是登記在冊的HIV陽性病人,後來,那個男學生的同班同學發現他不對勁,跟蹤過去,發現情況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