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皺了皺眉,但他轉而就將視線轉移回高桐身上,定定地注視著他右腿根兒的那道鞭痕,目不轉睛地看了兩分鐘。
他感覺前所未有的平靜。
這種祥和而安寧的場面,在他存活過的二十三年裡都實在罕見。真要摘選出來,或許只有從黑暗卻溫暖的母親子宮裡出來那一刻、年幼時將青蛙的臟器剖解出的那一刻、少年時在新聞聯播瞥見中東一座建築在轟然暴烈聲中碎成粉末、大火熊熊燃燒的那一刻……能同此刻比擬。
他眸中燃著無聲的火焰。
——你決定好了?
——他就是我的。
——這樣也好。
自成年之後,柏修文就鮮少同內心的自我有過掙扎了。脫離出故土的群體社會,他不必再受控於潛藏的社會規則,也無需顧忌外界的評價認可。他也早便掌握了足夠的能力去跳脫出失控的怪圈。
弗洛伊德曾在他的心理動力學理論中指出,人類的表象與內在通常存在著價值衝突,這關乎驅使原始本能欲/望的‘本我’、現實人格的引導的‘自我’和社會倫理價值管制的‘超我’。柏修文能夠非常輕鬆地將‘超我’與他的本人格割裂。
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superego這個人格。
然而他方才也確實有那麼一秒的遲疑。
柏修文有時候會想自己的反社會人格障礙究竟是天性使然,亦或是生長環境導致。然他並不認為自己有基因缺陷,也並不覺得從小至大的家庭環境給他帶來了多大影響。這問題倒可以留著慢慢研究。同時,他和無數社會心理學家有著同樣的困惑:在經受了如此完整的社會機構的哺育之後,這種障礙是否減輕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