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我的兒子叫姚遠,今年十歲。兒子自小以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儘量滿足。但慢慢地發現,他開始變了。他有求於父母的時候,便表現得像個乖乖虎,而且甜言蜜語哄得父母很開心,可是,一旦達到,便立刻表情緊繃,對父母愛搭不理。在他的日記裡這樣寫著:朋友是第一位,父母最後一位。
一次,兒子要買一雙700元的球鞋,我沒有答應他。可他居然一個星期沒有和我說話,甚至正眼都不看我一眼。不就是一雙鞋嗎,他腳上穿的也是前幾個月剛買的,也花好幾百呢!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孩子天生具有感恩、反哺父母的能力,而後天之所以會感恩能力變弱,歸根結底還是父母的責任,與父母的溺愛有關。
從中國現在的國情來講,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針對這樣一個“寶貝疙瘩”,99%的家庭教育都傾向於溺愛、放縱。所以,家庭教育離不開一個觀點,管孩子,而且從嚴管理。
施行嚴厲的教育方式,自然就對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父母在生活中要“盯”著孩子,要“陪”著孩子,不盯不陪,父母如何知道孩子的問題在哪?如何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出的問題?如何知道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應對孩子?
現在的父母大多為了生計而忙碌,不過也很重視家庭教育,但總是方法不對頭。也有一些父母知道“尊重”孩子,於是對孩子不管不問,徹底放手,放棄了自己做父母的責任,而且,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孩子愛講什麼,隨他去;孩子愛要什麼,大量供應;孩子愛幹什麼,由他去……這樣的自由往往最後害了孩子,這樣的孩子在不少學校都存在,他們的行為令我們感到觸目驚心。總之,父母的這種“尊重”是一種山寨式的尊重,虛假的尊重,目的是避免自己的責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