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講述趙光義這二十二年的帝王生涯時,對於他的所作所為我在當時早已有過評議和定論,從字裡行間可以明顯看出我不是他的擁躉,甚至我還對他的很多行為都言辭頗為不敬,但我想再次重申的是,評價一個帝王一生的功過從來都不應該以個人的私德去作為標尺。人無完人,尤其是處在頂級權力場上的人幾乎沒有人是毫無瑕疵的,甚至是劣跡斑斑,趙光義也不例外。不過,還是那句話,他是帝王,而帝王從來只論功過,不論善惡。
作為一個帝王,趙光義一生最為人所詬病和指責的無疑是他在軍事上的“無能”。攻滅北漢可以說是他人生的巔峰時刻,可這完全被高粱河之敗以及雍熙北伐的失利所完全掩蓋。在他的手裡,趙匡胤一手為大宋打造出來的數十萬的百戰精銳幾乎被他所敗光,遼國人肆虐河北殘殺生靈無數,而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可是,不管有多麼的艱難和狼狽,大宋終究挺過來了,滿城之戰、雁門關之戰、唐河之戰、徐河之戰等一系列對遼國的勝利也讓遼國人為之深深地膽寒,這也讓野心勃勃的遼國君臣明白他趙光義絕不是那麼好欺負的,遼國想要如同當初後晉和後漢時期那樣在中原大地上橫行無阻甚至在開封隨意進退的歷史已經一去不返。
另外要說的自然是党項人李繼遷的崛起。這是趙光義為後世子孫所挖下的一個天坑,不管怎麼去辯解和解釋,李繼遷是在他當政的時期興起並坐大的,這口鍋他無論怎樣都甩不掉。如果他不插手党項的內亂,作為党項貴族旁系的李繼遷是很難有機會出頭的,以後的西夏更是不可能有。但是,也必須承認的是,李繼遷在趙光義的時代始終都沒能成什麼氣候,每當他發展壯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被趙光義打成游擊隊長,李繼遷就像生長在西北的一團含有劇毒的韭菜,雖然他生命力頑強,但他總是被收割,他始終都被宋朝牢牢地壓制在身下。至於後來所發生的事,那純粹只能證明他的兒子以及那幫大臣實在是一群德行高尚的聖人君子,但遺憾的是這些君子都是近視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