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年代,商業間諜比軍事間諜更多更平常,甚至更重要。
間諜們並不是什麼英俊瀟灑的詹姆斯·邦德。他們往往相貌平常,是某個大公司在銷售地的商業代理,或者是公開運營的諮詢機構。
收集情報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訊其實是從公開領域獲取。
因為現實中的情報往往藏不住。
比如建國初,國內石油缺口達到百分之六十。公交車不燒油而是燒煤氣的,車頂上要帶一個巨大的煤氣包。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煤氣包突然消失了。
日本人對此反應最快。他們到處收集情報,比如關注了66年《中國畫報》的封面——鐵人王進喜。
從王進喜穿的冬裝和狗皮帽子,可以斷定油田在東北。從報道中的文字敘述,可以判斷大概油田地點。
從王進喜照片上所握的手柄,推斷油井直徑。再根據背景中鑽井的間距,推斷油田規模。
從煉油反應塔和圍欄的對比,推斷反應塔的直徑,進而知道煉油能力和油田產量。更進一步知道國內煉油能力不足。
當國內石油工業部開始向國外招標石油煉化裝置時,日本人的準備是最充分的。
其他供應商面對招標還懵懵懂懂,日本三菱重工透過公開資料分析出了大量資訊,給出了最合適的裝置方案,從而一舉中標。
這些都是透過公開收集獲取的商業資訊,無需透過什麼秘密手段,只要夠細心就能知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