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墓里長走人的地方一般只有兩處,一處是“騾馬道”,也就是運送修墓建材所走的路,另一個則是祭拜或者祭祀所走的“供路”。
騾馬道需要經常運送大量重物,所以地上一般會留下車轍的痕跡,那麼眼下這條路幾乎就可以斷定是供路了,由此得出結論,我們所在的殿宇在當年很可能就是祭拜或祭祀的場所了。
我們繼續往前走,沒多久就來到了大殿的中央。前面出現了一座石臺,兩側各有一排石人,臺上有三隻大腹鼎。鼎在古代被視為宗廟的常器,看見這三隻鼎我便確定了先前的猜想,這裡肯定和廟祭脫不了干係。
三隻鼎成品字狀擺放,兩邊略小些,中間那隻恐怕要有四米高,是一隻附耳牛頭螭紋蹄足銅鼎,估計至少也有小20噸。
這種鼎歷史罕見,我記得殷墟博物苑那隻司母戊也才1米多高,這隻銅鼎如果出土,絕對是件震撼考古界的大新聞。
再看鼎身,除了銅刻,還有大量的銘文,不過已經覆了一層斑駁的銅鏽,必須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能辨認。
曹子堂打了個手勢,之前那個在隧道里扶了我一把的夥計三下兩下爬上大鼎,騎坐在鼎沿上,將手電照向裡面,他看了看說道:“有一堆白骨,還有些黑色破絮,時間太久了看不出來是什麼。”
曹子堂轉頭看向曹子雄,後者考慮了一下,衝著上頭那人喊道:“老七你再看看,還有沒有別的東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