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明什麼多,事多。除了內憂外患之外,還有就是一群東林官員們沒事整事。作為一個國家,財政寬裕的少,所以橫徵暴斂4個字,總是出現在每一頁的歷史之中,這已經不足為奇。
但是真正的有為君主,總是想著怎麼樣在不盤剝百姓的情況下,搞節約搞開源,追求的是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然而現在大明,那幫官員們都在想著辦法的堵住開源的口子,解約就更不要想,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如何在百姓的身上敲骨吸髓的加稅。
本來到了帝國的末期,土地兼併就非常嚴重了,嚴重到了現在,真正負擔賦稅的百姓,手中只掌握19的土地,結果現在不談巨大的開支,僅談收入,就要用原先10畝地負擔的財政,只能用一畝地來出。
這樣的結局,百姓不造反都怪了。
但作為一個統治者,最怕的就是百姓造反,而往往結局就是官逼民反。
現在,趙興也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統治者,官逼民反這種事,他是絕對不能做的,現在四處滅火,還滅不過來呢。
遼餉是絕對不能增加的,因為對國對民來說,那都是一種災難。
明初正統時,諸邊的年例只有二十二萬兩。到萬曆時,年例便增至三百八十萬兩。遼東戰起,自萬曆四十六年四月開始,到天啟元年,前後不到四年時間,遼餉用銀即達一千七百二十萬兩,平均每年支遼餉四百多萬兩。前三次遼餉加派共九釐,合計加徵銀兩四百八十多萬兩,其中扣除北直隸和地方其他用途,尚餘三百萬兩不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