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說到《離騷》,就不得不說楚辭。翻開戰國的書頁,觸目所及除了滔滔不絕的辯辭,就是艱深枯澀的理論闡釋,這是時代環境使然。但是,在卷帙浩繁的沉重文字中,閃耀著一段靈動飛逸、浪漫悽美的動人文字,這就是《楚辭》。《楚辭》與《詩經》一起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源頭,《詩經》開創了現實主義傳統,《楚辭》則開創了浪漫主義傳統。而其實,《楚辭》不僅是詩歌,也是一個傳奇優美的神話。
中華民族是早熟的民族,當西方民族還沉浸在對上天的神秘想象中時,中原大地上的人們已經在頻繁的戰亂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提前進入了理性時代。為躲避王室內亂,東周宗族有人攜帶著大批典籍來到了楚國,這批典籍對楚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楚地畢竟遠離中原,中原之地的理性不能完全束縛楚國文化。中原人總將文學藝術納入禮儀綱常和倫理道德的範疇,所謂“詩言志”,這種功利的目的使中原的文學藝術難免呈現一種凝重的面貌。楚人則不同,當中原地區的人已不再相信巫教時,楚人還沉浸在一片充滿奇異想象和熾熱情感的神話世界中。他們生長於巫文化氛圍濃厚的地域,保持了天真爛漫的氣質,創造出來的藝術便有了靈動自由的性格。
《楚辭》根生於楚地獨特的文化土壤,它的精神與楚人的生活血脈相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