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百九十九章 抗戰戴笠的奏對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憤怒難平的蔣介石長嘆了一口氣,不由又想起了前行政院長譚延闓的好處來。

在南京國民政斧中,地位僅次於蔣介石、胡漢民的是行政院長譚延闓。

譚延闓曾一度出任過國民政斧主席,後來又主動將主席的職位讓給了蔣介石。在國民黨內,“四、一二”以來,從表面上看,“黨權”似乎以胡漢民為尊,“軍權”完全由蔣介石控制,“政權”則由譚延闓負責。

譚延闓出身官宦世家,父親譚鍾麟曾任兩廣總督。譚延闓在清末中過進士、做過翰林、湖南諮議局議長,是立憲派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時在湖南被推舉為都督。他參加國民黨後,曾三次臨危受命督湘。

孫中山在廣東時,譚延闓擔任過大本營秘書長兼湘軍總司令。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處世極為圓滑。

北伐勝利後,他漸漸認識到蔣介石已成為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人物。數十年官場經驗告訴他,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正是基於“實力”的考慮,北伐勝利後,譚延闓甘願將國府主席一職拱手讓給蔣介石,他自己屈尊改任行政院長。

因為譚延闓深知,無論“軍權”還是“黨權”,他都無法超越蔣介石和胡漢民,於是他就利用自己“輝煌”的歷史,周旋於“軍權”與“黨權”之中,從而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超然地位,並贏得了“善於調停黨內糾紛”的美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