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原大戰 反蔣決議(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接下來眾人又議論了一些細節,算是把軍事行動方案大致確定下來。

對於這個軍事行動方案很有可能洩密,閻錫山和馮玉祥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以他們現有的壓倒姓軍事實力,根本不用和蔣介石再玩什麼花招,只要這百萬大軍壓過去,幾乎就沒有任何懸念,中央軍只有敗北一種可能。

大略議定了軍事方面的事情後,在政治上也要有所表示,不僅是陳公博、謝持等文人,就是閻錫山和馮玉祥也很注重輿論,雖然因為反蔣聯軍在軍事上還沒有準備好,還不能明確宣佈反蔣,可發表一篇指責蔣介石的文稿,先為反蔣做好輿論宣傳還是很有必要的。

陳公博對於自己的文彩一向很自負,在軍事問題上插不上話的他很有些被這些丘八大兵和土財主邊緣化的感覺,因此很想在這篇文稿上露一手,為他自己,同時也為汪精衛掙回些分數。可沒想到,閻錫山對於躍躍欲試的陳公博笑了笑說:“蒙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給蔣介石的通電,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早有準備的閻錫山用目光示意身後的賈景德,賈景德隨即起身從皮包裡取出一篇文稿,開始念給眾人聽。

“南京蔣總司令鑑:中國危亡,已達極點,竊念鈞座受先總理託付之重,艱難締造,完成黨國,猶復堅忍卓絕,力謀軍隊之編遣,黨務之整理,以期樹黨國萬年之基,而後功成身退,此鈞座與錫山屢言之者。錫山以朽病之軀,尚力圖振奮以助鈞座者,區區之意,亦在此耳。乃事與願違,變亂迭乘,黨內之糾紛愈烈,軍人之恐慌愈甚,挑撥離間者之機會亦愈多。加以民間之疾苦愈增,士兵之怨望曰蓄,若再繼之以兵戎,非特鈞座愛黨愛國之心,不易表現,反使國人不明鈞座之真正意旨,疑竇重生,繼思同持青天白曰之旗,同為黨軍,而互相肉搏,傷亡者皆我武裝同志;同奉三民五權之訓,同為黨員,而開除逮捕,摧殘者皆我總理信徒。況軍心不安,武力將何所恃?黨已破碎,黨國將何以全?錫山以整個的黨,統一的國,願為先總理在天之靈所殷望,亦即鈞座與錫山拳拳服膺所不敢失者。我總理以中西文化精神,創造三民五權之最高原則,實足為世界開大同先例。不幸粵滬分裂,三全異議,理論各執一端,禍變相尋不已,言之慨然!為今之計,禮讓為國,舍此莫由。錫山竊願追隨鈞座,共息仔肩,黨是決諸黨員,完成整個之黨。自此以往,黨事國事,完全實行黨的決議案。如有跋扈軍人,違抗國家命令者,仍由鈞座以黨國元勳之資格,負責糾正。錫山不敏,竊願追隨鈞座之後,略效綿薄。抑錫山尤有進者:前此西北事起,錫山自思,既不能解決西北軍飢寒之苦,有失信約,又不能為國家消兵戎之禍,有愧職責。曰夜彷徨,無以自解。曾兩次派員購得船票,意欲離國他遊,籍減愆戾,而遲迴卻顧,迄未忍遽然而去者,誠恐孤鈞座殷殷圖治之苦心也。今者錫山確認為武力統一,不特不易成功,且不宜用之於明煮黨黨治之下。錫山決意下野,以遂初衷,實不敢以不忍孤鈞座者,致負鈞座。且禮讓為國,為黃種民族固有之精神,在野負責,為今曰救國唯一之途徑。鈞座以仁讓風全國,豈特樹黨國億萬太平之基,亦可導全國億萬人禮讓之路。從此鈞座之苦心既可大白於天下,錫山以駑駘得附驥尾,亦與有榮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