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宗非無一隙之明,觀其優答李俊,立斥佞人,何嘗不辨明善惡。至於內帑用盡,責及中官,泰山連震,保全太子,雖得謂非明主之所為。誤在小人日多,君子日少,內嬖近臣,互相煬蔽,於是中知之主,往往為所蠱惑,忽明忽昧,有始鮮終,憲宗其較著者也。若夫孝宗之明,遠過憲宗。即位以後,勤求治理,置亮弼之輔,召敢言之臣,斥奸佞之豎,杜嬖倖之門,人才濟濟,卓絕一時,乃無何而外戚進,又無何而內豎橫,老成引退,戚宦肆行,滿倉兒一案,顛倒是非,罪及能吏。明如孝宗,猶蹈此轍,人君進賢退不肖之間,其關係為何如哉?讀此能無慨然!
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顧命 逢君惡八豎逞讒言
卻說弘治八年以後,孝宗求治漸怠,視朝日晏,太監楊鵬、李廣,朋比為奸,蔽塞主聰,廣且以修煉齋醮等術,慫恿左右,害得聰明仁恕的孝宗,也居然迷信仙佛,召用番僧方士,研究符籙禱祀諸事。大學士徐溥及閣臣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俱上書切諫,引唐憲宗、宋徽宗故事為戒,孝宗雖無不嘉許,心中總寵任李廣,始終勿衰。廣越加縱恣,權傾中外,徐溥憂憤得很,致成目疾。不能拔去眼中釘,安得不成目疾?三疏乞休,乃許令致仕。適韃靼部小王子等,復來寇邊,故兵部尚書王越,貶謫有年,復遣人賄託李廣,暗中保薦,乃復特旨起用,令仍總制三邊軍務。越年已七十,奉詔即行,七十老翁,何尚看不破耶?馳至賀蘭山,襲破小王子營,獲駝馬牛羊器仗,各以千計,論功晉少保銜。李廣所舉得人,亦邀重賞。廣每日獻議,無不見從。會勸建毓秀亭於萬歲山,亭工甫成,幼公主忽然夭逝,接連是清寧宮被火。清寧宮為太皇太后所居,被災後,由司天監奏稱,謂建毓秀亭,犯了歲忌,所以有此禍變。太皇太后大恚道:“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日日鬧李廣,果然鬧出禍事來了。李廣不死,後患恐尚未了呢。”這句話傳到李廣耳中,廣不覺戰慄異常,暗語道:“這遭壞了,得罪太皇太后,還有何幸?不如早死了罷!”也有此日。遂悄悄還家,置鴆酒中,一吸而盡,睡在床上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