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6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卻說神宗因廷臣乏才,特下詔臨川,命有司往徵名士。看官道名士為誰?原來就是沽名釣譽、厭故喜新的王安石。安石一生,只此八字。安石,臨川人,字介甫,少好讀書,過目不忘。每一下筆,輒洋洋千萬言。友人曾鞏,曾攜安石文示歐陽修,修嘆為奇才,替他延譽,遂得擢進士上第,授淮南判官。舊例判官秩滿,得求試館職,安石獨不求試。再調知鄞縣,起堤堰,決陂塘,水陸鹹利。又貸谷與民,立息令償,俾得新陳相易,邑民亦頗稱便。安石自謂足治天下,人亦信為真言,相率稱頌。尋通判舒州,文彥博極力舉薦,乃召試館職,安石不至。歐陽修復薦為諫官,安石又以祖母年高,不便赴京為辭。修勖以祿養,並請旨再召,授職群牧判官,安石復辭,且懇求外補,因令知常州,改就提點江東刑獄。為此種種做作,越覺聲名噪起。仁宗嘉祐三年,復召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總算入京就職。居京月餘,即上萬言書,大旨在法古變今、理財足用等事。仁宗也不加可否,但不過說他能文,命他同修起居注,他又固辭不受。閣門吏齎敕就付,他卻避匿廁所,吏置敕自去。他又封還敕命,上章至八九次,有詔不許,方才受職。及升授知制誥,當即拜命,並沒有推卻等情。真情已見。旋命糾察在京刑獄,適有鬥鶉少年殺死狎友一案,知開封府以殺人當死,按律申詳。安石察視案牘,系一少年得鬥鶉,有舊友向他索與,少年不許,友人恃暱持去,少年追奪,竟將友人殺死,因此擬援例抵罪。他不禁批駁道:“按律,公取、竊取皆以盜論。該少年不與鬥鶉,伊友擅自攜去,是與盜無異。追殺是分內事,不得為罪。”據此批駁,已見安石偏執之非。看官!你想府官見此駁詞,肯俯首認錯麼?當下據實奏辯。安石亦劾府司妄讞。案下審刑、大理兩司,覆按定刑,都說府讞無訛。安石仍不肯認過,本應詣閣門謝罪,他卻自以為是,並不往謝。御史遂劾奏安石,奏牘留中不報。安石反迭發牢騷,情願退休。適值母死丁艱,解職回籍。英宗時也曾召用,辭不就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