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時候,就有三餉,當然,眼下的練餉,楊嗣昌還只是提了出來,並沒有實施。
說起來,這個加徵餉銀,不是不行,但要看徵收方法。
就比如說,盧象升在宣大總督任上實施加徵餉銀的方法,就是因糧一策。
何為因糧,其實就是對富人進行加徵。具體執行辦法是:凡是繳納賦稅在五兩以下的農戶,並不加徵賦稅,而對納稅五兩以上的富戶,則按照財產的多寡,進行不同程度加徵糧稅。
如果這個政策得以實施,就不會有那麼多農民被逼破產,從而為流賊提供了土壤。可是,如此一來,盧象升就得罪了那些富戶。而這時候的富戶,稅賦在五兩以上的,基本上都是有官員鄉紳的背景。特別是在晉地,走私商人和邊關的官員、守將都有勾結。盧象升這樣徵稅,就一下把他們全都得罪了。
於是,楊嗣昌跑出來了,他是官宦世家,代表地就是這些人的利益。身為大明內閣輔臣,原本崇禎皇帝的寵臣,馬上就站出來反對,變著花樣誘導勸諫崇禎皇帝,最終就變成了均輸的加征途徑。也就是不分貧富,全部一起加徵。
對於後世靈魂的崇禎皇帝來說,要怎麼選自然不用說了。朝廷如今正沒錢地時候,要加徵餉銀,也是沒辦法地事情。但是,加徵的途徑,回頭就支援盧象升重新搞起來,就按照這個因糧之策來。盧象升負責在前頭打頭陣,自己這個皇帝,就給他守著後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