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秦時函谷關?”
六月底的大熱天,鄭統擦著頭上的汗,抬頭看著這鬼地方。
他們接到魏王軍令後,數日前自從潼關向東行進,經過狹窄的山間小道後,抵達一道比潼塬還要壯麗的大塬。此塬名叫:“稠桑塬”,一個稠字說盡了塬上密密麻麻布滿樹木的模樣!連小隊斥候都很難翻過去,更不用說拉著輜重糧秣的浩蕩大軍了!
而這稠桑原中一條縫隙,便是函谷西口,跟潼關下的“黃巷坂”有得一拼,這條小道長十五公里,絕岸壁立,寬不過數步,可謂是“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用當地老百姓樸實的話形容就是:“天神在身上搓一顆泥丸就能將路塞住。”
想到這,鄭統也忍不住伸手進脖子搓了起來,夏日介甲就是不舒服。
爬到高處,透過東方升起的太陽,隱約能看到窄道盡頭的函谷東口,那便是舊函谷關。
但這昔日雄關,如今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魏軍往北繞道,堂而皇之地從黃河灘塗邊一條大路大搖大擺走過去。
鄭統想起,魏王在宮中上掃盲課時,念起一篇文章裡說什麼:“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當時鄭統好奇怪函谷究竟有多厲害,此刻只覺得好笑:“六國真笨,有這大路不走,非要死磕關隘作甚。”
弘農城北的河邊,還有渡口,河東太守竇融派船隻從北面的“大禹渡”過來運糧補給,士卒們能吃口熱飯,不用天天嚼炒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