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90

熱門小說推薦

,他們這種人家,倒也不需要女兒去做什麼繡活來難為自己。

說起兒女來,李氏話就多了,她們在庫房裡一呆就是一天,倒也不覺得悶。

顏青畫從小沒了母親,父兄又去的早,這些家宅事從沒人教過她。

兩個人難得脾氣相投,也算是忘年交,有些話李氏是很肯跟她講的。

“我瞧你跟大當家還沒孩子,其實也不算太著急,我在縣城裡見的人多了,原本自覺我們家老爺是極好的,可如今見識了榮大人,便知道人是不能比的。”

“他對你的心疼愛護都讓大家有目共睹,你能跟我說身體身子不是太好,還得再將養一陣子,我就想說孩子的事一時半會兒也不用太急。”

“男人對女人心疼愛護有許多原因,可能因為你年輕漂亮,也可能因為你知情知理,但他不可能因為這些表面的原因就對你尊敬敬愛,事事都以你為先。我瞧著大當家是真把您記到心裡去了,若將來你們真的有大造化,他也不能捨了你去就他人。”

李氏是真的很喜歡她,才這樣推心置腹說起來。

“他說真舍了你去找他人,那你有沒有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當他不愛你的時候,所有的好都成了不好,你的孩子他也不會放進心裡去,那時候苦的就是娃娃了。”

顏青畫沒想到能從她這聽到勸解,頓時有些感動,小聲說道:“我們當家的人是極好的,當年若沒有他,我都要餓死在村子裡,我的命是他救的,在我心裡他是最好的人。”

“我不怕跟著他吃苦,也不怕跟著他勞累,更不怕我們兩個死在外面,沒個好下場。我很相信他,我們一起走到今天,我從未放棄過對他的信任。”

她頓了頓,語氣是那麼篤定。

“我知道他不會背叛我,也不會去喜歡別人,所以才急著想生個娃娃,不至於將來……”

她話沒說完就被李氏打斷了:“有些話咱自己不要說,都能好好的。回頭請老大夫給您調理調理,以後總能有的。你如今身子還沒養好,對孩子也是不好的,等以後你身體康健,保準能生出個健健康康的娃娃來,否則不是對孩子不負責嗎?”

李氏見的場面多,也十分會講話,兩個人說的都有些激動,確實是發自肺腑了。

顏青畫眼圈兒都紅了,卻沒有落下淚來。

因為知道榮桀為她做的點點滴滴,知道榮桀對她千百般好,她心底裡才這般著急。

李氏笑著去捏她的臉,語氣裡有些慣孩子一般的寵溺:“夫人多大的人了,平日裡見你是極穩重的,居然也會著急這樣的事兒。”

顏青畫沒吭聲,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

這事說完就過去了,兩個人心裡也沒太過糾結,說了一會兒就去忙別的了。

倒是榮桀跟在門外聽了一會兒,緊緊攥住拳頭。

有些話顏青畫從來不當他面說,可是打心底裡卻事事都為他著想,他要是將來對不起顏青畫,那他就不配做個人了。

第63章 傾訴

不過兩三天的工夫, 顏青畫和李氏兩個人就把藏書都收拾乾淨利落, 縣衙一共存了二百多本書,大約有五六種的樣子。

這裡面有農經、遊記、經史子集、話本小說,還有些雜書。

書雖然是現成的,卻不能立時就擺在書局裡販賣,總要多抄刻幾本出來才好。

國朝書本都由皇家書局掌控,坊間流傳的讀本盡出於此, 不能叫百姓看的書國朝是不會刊發的。

因此市面上流通的書本其實並不算很多,像之前孟老先生那樣把家裡的藏書拿出來開書店供人借閱, 才那麼多儒生趨之若鶩,書刊再貴也要咬牙租來抄讀。

顏青畫想開設書局, 就是要要打破這個弊端。

等把書都挑好整整齊齊碼放進書櫃裡, 顏青畫便同李氏一起逐一甄別內容。

這是個很細緻又繁瑣的活, 但不做是不行的, 所幸縣衙裡讀過書的官吏不少,大家夥兒閒暇時都來一起幫忙,很快就挑出不少精品來。

懷遠縣原無書局, 也無書館,沒有辦法私自制版印書,如今便只能手抄了。

原本李氏還說叫她女兒過來抄書,只她兒子聽講這差事, 也非要跟著一起做, 總也好補貼些家用。

顏青畫見她兩個孩子都養得這般好, 不由有些羨慕:“嬸孃這輩子真是極順心的, 家裡外面事事如意,真是叫羨慕你。”

李氏輕輕淡淡一笑,透過窗稜往屋裡看去,見孩子們正認真的在那抄書,心裡也覺得有些暢快。

“我小時候也是貪玩耍賴的臭德性,我爹那會兒就教我,說我要是不知理就甭長大了,他也沒打罵我,只取了些書來一本本給我講。”

“多讀些書總是好的,我也漸漸愛上了讀書,哪怕是看些光怪陸離的話本子,也覺得有趣呢。她們兩個從小就被我和我家老爺教導著要好好讀書,性子都還算沉穩,尤其是小子,從來都很懂事。”

顏青畫也發現她一雙兒女都不是咋咋呼呼的性子,坐在那抄書一抄就是很久,也不見煩躁。

李氏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也笑著說:“我們家老爺那點俸祿真沒多少,也好歹算是衙門裡的官兒,可我們家大兒子這些年在書院裡讀書,也從不去與同窗攀比吃穿,這一點就隨了他爹。”

懷遠縣沒有書院,學子們只能到琅琊府讀書,路途遙遠,離家在外,年紀輕輕的孩子最容易學壞,也是她家孩子真的根子底正。

近來國朝戰亂,侯師爺唯恐琅琊府不能自保,年節時就把兒子從書院叫了回來,叫他在家裡頭讀書,反正他也是可以教一教的。

顏青畫倒也有些好奇,問李氏:“這兩年國朝也沒說開恩科,再挨幾年不就耽誤了嗎?”

李氏長子已有童生的功名在身,也算是天生聰慧,可恩科不開他就不能再往上走一步,只蹉跎在家。

李氏倒是很淡然:“孩子年紀還不算太大,等上那麼一兩年又有何妨呢?”

他們家的都是很想得開的人,如今沒得書讀,兒子便爭著搶著過來抄書,抄一本能掙不少銀子,好歹能存下些錢來給家裡。

雖說大多數儒生都是眼高於頂的,但衙門裡貼了告示之後也有不少人過來接這活計,能補貼些家用便可,畢竟不是人人都喜歡喝西北風。

顏青畫見他們個個都興致勃勃,心裡終於安穩下來。

見他們這邊事情辦得如火如荼,榮桀也不老來問她如何,自己媳婦是什麼本事他比旁人更清楚,只擔心她累著自己,好不容易養的胖了些再瘦回去。

教書育人最是重要,等到將來老百姓吃穿不愁,就要講究些更高層次的追求來。農戶也不願意一輩子都在地裡刨食,商戶也不肯一輩子都撥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