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軒對於大司命的想法全無所知,可他的沉穩與耐心卻遠超昔日的少年時代。
從南海迴歸之後,李軒就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到來,而這一等就是五個多月時間。
李軒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科考上面。
這是他執政以來的第二次春闈,加上維新皇帝登基時的恩科,就是第三場會試。
而這次的科舉,也直接關係到李軒在變法,在文教上的成敗。
他能否獲得足夠的人才,幫助自己推行變法;能否扭轉當世學風,讓自己的學說成為儒家主流,就在這場春闈當中。
而無論大晉的國勢,還是儒教的興衰,都是他的根本,直接關係到他在凡界的力量強弱。
這一次科考,朝廷考慮到遼東與北方四都指揮使司陸續開省,出現了大量的官員缺口,虞紅裳特旨開恩,將科舉人數增加到了八百七十人。。
李軒先是在科考之前持續吹風,隨後又親自寫了一本文集,刊發於世,又親自擔任主考,揀選諸房考官。
最終會試的結果,也讓李軒感覺驚喜。
只因這一科的算學與律法題目,難度明顯比之前的那場春闈與恩科要強上一籌。
可所有入選三甲的進士,都能在算學題目上拿下高分;那些得列二甲的,則是清一色的滿分。
讓李軒額外高興的是這些進士們的策論,基本都能理解他的政治意圖。
其中幾人的文章,更是切中時弊,富含遠見,讓李軒都有了不小的啟發,甚至心生警示,注意到了一些因變法而導致的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