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6章 左右為難

熱門小說推薦

想到這裡,王碩不敢露出半分情緒,他謹慎問道:

“不知大王如何從事?”

“寡人慾令百里燕隨軍,與卿一同出征。”

“一同出征?塞騫怕是不能同意。而且,公子燕乃歧國質子,令其出征,豈非授人以柄,令天下人恥笑,此亦不合禮制。屆時世人如何看待,列國又如何看待晉國。”

“看來,愛卿這個岳父是不捨吧。”

晉王態度意味深長,王碩嗅出一絲味道,他說:

“非也。令公子燕出征,怕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如果寡人令其為隨軍郎中,愛卿相隨,愛卿以為如何。”

“這個……可如此,又何以歿去公子燕。”

“此事便不用愛卿操心了,自有人替寡人效力。此外,寡人知道公子燕一死,愛卿之愛女蕊兒怕是未婚便要守寡,故而寡人決意,百里燕歿後,王蕊可入宮為太子側室妃,王將軍以為如何?”

“……”王碩沉默良久,過了好一會兒才道:“既然大王已經決意,臣自當惟王命是從。”

“如此甚好。愛卿回府後,務必說服百里燕隨軍出征,其若不從,愛卿可許以口惠,麻痺其心。”

“諾,臣定當盡力!”

王碩此刻矛盾至極,一邊是王命,一邊是是自己名義上的女婿,這麼些年,孰能無情。更何況百里燕治好了自己痴傻的女兒,種種原因疊加一起,王碩難以下定決心。

出宮路上,王碩難以釋懷。剛出經略宮三步,範濤悄然現身:

“中庶子範濤,拜見北軍司馬使王將軍。”

“是你!”

王碩目生忌憚,範濤笑著說道:

“正是在下。大王心跡想必王將軍已知道,但在下料定將軍此時定然左右為難進退維谷,故而前來獻策,曉以將軍。”

“此事便是你之毒計!”王碩口氣不快。

“非也,乃當年相國所定之計,王將軍亦是知曉。只是日今此一時彼一時,將軍恐怕日久生情難以下得了手。”

“哼,那又如何。”

王碩不悅道,範濤卻依然鎮定的很,他說;

“在下有一計,定令其上鉤,將軍只要依計而行,此事必成。不知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

王碩瞪了一眼,甩著膀子來到宮中無人處,背對著範濤一臉不悅:

“說吧,到底是何計!”

“我知那公子燕定不會去,故而將軍需先說動博源君,以邀訪為名,請公子燕遠赴梁國。如此,將軍事後再與公子燕提及隨軍出征一事。並許諾,待到前線,便令人送其至梁國與博源君相會。如此,百里燕豈不中計。”

“既如此,倘若博源君與公子燕對質,此計豈不走漏。”

“非也,將軍無需與博源君當面提及有意令公子燕赴梁國,只需令將軍之子王礪,以押運借糧之名,押運些許糧草前往梁國。如此待到博源君離去,再與公子燕提及出征前往梁國一事,公子燕便不再生疑,其亦無從與博源君對質。”

“但據本將所知,大王斷然不會借糧予梁國,何來借糧一說。”

“誒……大利不可予之,蠅頭小利豈能不圖!”

博源君前來借糧,晉國當然不可能大舉借糧,但是面子總得有,所以可以意思意思,稍微給點,打發博源君走人,然後讓王碩之子王礪押運糧草。

等博源君走了,再讓王碩跟百里燕說,就說博源君曾經提起,讓他抽空去一趟梁國博源君府上做客。

這樣一來,心懷出逃之心的百里燕勢必認為此乃大好時機,於是必然答應隨軍出征,到時候抵達晉、鹹邊境,也就由不得百里燕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塞騫現在不在,塞騫回了孫國,孫國挨著梁國,到時百里燕轉念一想,到了梁國能靠誰,只能暗中與塞騫勾連,而後出逃返歧。

要說範濤此計確實狠毒,晉國手上不沾一點血,就能讓歧國大出血。

於是當天夜裡,王碩等在府中,等著女兒王蕊回府。

“爹爹,何事喚女兒。”

王碩強擠笑顏道:

“蕊兒,今日博源君可又造訪燕公子。”

“回父親話,是如此,他二人相談甚歡。”

“哦……”王碩捻著下顎長鬚接著道:“為父近日軍務忙碌,無暇前去拜訪博源君,不如明日蕊兒代父相請,前來一敘如何。”

“既如此,為何不令燕子代勞,他可是博源君食友,如此豈不更好。”

“蕊兒有所不知,燕公子既已做東,若令其請博源君移步,這恐怕不合禮制,也令博源君不快。倘若假以蕊兒之口,卻無大礙。”

“女兒明白了,那明日女兒便去請博源君過府。”

“嗯,如此甚好,下去歇息吧。”

王蕊退走片刻,王碩暗自想開。

大王要殺百里燕,王碩當年原本也是贊同的,但時過境遷,人心也是肉長的,百里燕年不過十五六,年華正當時,自己把他給害了,良心上也說不過去。

恰巧這時,長子王礪剛剛離宮不久,推門而入見到父親王碩:

“父親!”王礪行禮道。

“嗯,礪兒回來啦。”

“今日朝務繁忙,故而晚了些。”

王礪如實作答,王碩觀其臉色,似有隱瞞,於是問道:

“為何臉色這般憔悴,莫非今日並非是在宮中辦差。”

“回父親,孩兒有一事正欲詢問父親。”

“何事,講。”

“孩兒主計平湯都城轄地糧草轉運,近日忽然發現平湯轄地轉運糧草比平年增加五倍,但駐軍卻減少了三成。父親,莫非是要掀起戰事。”

“哦!”聽到這裡,王碩詫異,他忙問道:“為父問你,糧草何時出現陡增?”

“大約兩月前,平湯轄地之糧草轉運增加了三倍,若是用以賑災,也就太多了。若是再往前推,大約半年前,我平湯轄地之糧草轉運便已有增加跡象。

若是半年之前,剛有春旱徵兆,想來調糧不應是賑災之糧,故而孩兒以為,大王正欲發兵。

而且平湯都城乃漕運樞紐,糧草皆由蒙寒江入望親江,眼下僅僅平湯轄地一處便有如此之巨,以孩兒推算,所需供給大軍人數不下三十萬。若是加上北地各處糧倉,怕是至少要發四十萬兵。”

“是啊……”王碩一息長嘆,下刻嚴肅說:“此事事關重大,我晉軍糧草調動乃大王機密,你切莫洩露半字。”

王礪聞訊父言,似有所悟,隨即追問道:

“父親之意,莫非大王果真要發兵。”

“你我皆乃大王臣子,大王所指,便是我等臣子所向。切記為父此話,莫要透露半點軍機。”

“孩兒明白,那孩兒便退下了。”

“嗯,去吧。”

王碩擔心之事終於發生了。

如果半年前就已經開始糧草轉運,這意味著半年轉運的糧草足可供三十萬大軍大半年的消耗,如果加上北地軍倉糧儲,供養一年半問題不大。

以眼下晉國國力,常備軍超過六十萬,鹹國常備兵不到二十四萬,調動四十萬常備軍佈防鹹、晉邊境顯然太多,同時還要提防志國偷襲,顯然不可能調動四十萬常備人馬。

真要打起來,再徵北方各地役兵、民夫,完全足用,所以最多也就二十五萬至三十萬常備兵力攻鹹國,其中還有水軍。

現在王碩怕就怕萬一打成僵局,久拖不絕,必生後患。因此王碩本人並不主張立即攻打鹹國,怎麼也得等水軍足以抗衡鹹國水軍,才是發動野戰的最佳時機。

第二天質子府中,不等天亮,趁著日頭還沒上來,空氣溫度偏低,博源君姬豐乘車而來。他是個放蕩浪子,為了吃也是豁出去了。

這剛一進門,便聞豆香撲鼻,引的博源君食慾大振,其邊走邊大聲喊叫:

“燕公子、燕公子,今日又是何等佳餚伺候呀!”

博源君大搖大擺如入無人之境,這麼熱的天,要不是顧及臉面,他能赤膊上陣。

此時百里燕正跟何寬在灶房裡煮豆漿,一大鍋的豆漿沸沸騰騰,噗噗冒著熱氣。少頃,博源君循味而來:

“燕公子何在呀。”

“在,還請博源君稍等片刻,本公子片刻便來。”

百里燕應了一聲,博源君頓時來了興致:

“甚好,甚好呀,呵哈哈……”

博源君離開片刻,百里燕與何寬道:

“何伯,把豆皮挑出之後,將豆漿倒入木桶之內拎至內堂,本公子去拿些蜂蜜。”

“諾!”

吩咐了何寬,百里燕來到藏書閣,拿了一罐蜂蜜前去內堂。

此時博源君已然等候在此,敞著衣襟露出肥碩的前胸肚皮,身後隨從舉著芭蕉扇呼呼扇著大風。

少時百里燕徐步而來,將蜜罐置於桌案後徑自坐下說道:

“讓博源君久等了。”

“呵哈哈……哪裡哪裡。”博源君就見百里燕手裡拿著陶罐,以為是吃的:“公子手中陶罐莫非便是今日佳餚?”

“哦,是蜂蜜,佳餚還需稍等片刻。”

“原來如此,呵呵……連日叨擾,本君很是過意不去。”說著,博源君示意僕從,拿出一個大包:“這些金銀還望燕公子收下,藉此略表本君心意。”

聽到這裡,百里燕心想準沒好事,於是轉念說道:

“不知博源君此為何意呀?”

“既然燕公子問了,那本君便直言相告。公子府內的醬滷、烈酒甘醇香濃,令人回味無窮,不知燕公子能否割愛啊?”

“割愛?博源君是想要醬油與白酒?”

“非也,本君欲求醬滷、烈酒釀造之法!”

“什麼啊!”百里燕大驚。

這個傢伙這是得寸進尺呀,這麼多天好吃好喝招待著,還要敗壞我的名聲。買醬油白酒也就甭說了,現在要強要釀造工藝,你是打算回去自己開鋪子呢!

想到這裡,百里燕說道:

“博源君,若要醬油、白酒在下奉送一車也就是了,何故索求釀造之法。”

“莫非燕公子不捨?若是此處金銀不足以令燕公子心動,那就請燕公子作價,只要本君有的,燕公子皆可取之。”

博源君態度堅決,著實令百里燕有些棘手。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