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治平二年之省試。
這一科的權知貢舉是翰林學士馮京,同知貢舉則翰林侍讀學士是範鎮,知制誥邵必。
這一科因官家還在守喪故而不設殿試,省試即是最後成績,故而考法與以往稍稍不同。
省試一場分為兩場,詩賦為頭場,策論為二場。
以詩賦定去留,策論定上下。
也就是參加策論考試不作罷黜,此舉在考生中掀起了一陣波瀾。
宋朝科舉也是一直在變來變去,從范仲淹提出科舉改革,到歐陽修時注重古文,策論的比重一直在提升,而詩賦的比重下降。
到了章越及許將的那科,策論的地位已被拔高到一個地步。似章越省試時不過平平的詩賦,在放在十年二十年前是根本別想高第,取得一個好名次的。
但到了治平二年,馮京主考的這一科,詩賦的地位重新被拔高。馮京是富弼的女婿,眾人揣測這背後或許是富弼的意思。
富弼為政雖支援變法,但是變法中又趨於謹慎和保守,如今朝堂上提議重詩賦廢古文的聲音確實不小,尤其以司馬光等官員都是認為應該重新恢復詩賦的地位,故而可能他便動了此意。
故而在這一派官員的支援上,堅持了幾十年的科舉改革,又走了回頭路。
章越聞知此事後,不少反對恢復詩賦地位的官員找了他。不過章越沒有言語,改革變法沒有一帆風順的,路線都是曲折。
走一走回頭路,讓大家重新比較一番也是好的。而且自己現在也不適合發聲,比之司馬光對朝堂積極提意見,他如今更願意作一些實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