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是一個風和麗日的日子。
汴京懷遠驛是接待龜茲、交州使臣之處。如今蘇軾蘇轍兩兄弟正寓居於驛內。
兄弟二人去年隨父返回至汴京,透過流內銓三道判試,蘇軾分為福昌縣主簿,蘇轍則為澠池縣主簿。
兄弟二人本欲上任,卻為歐陽修、楊畋舉赴七月時的大科。
故而兄弟二人就一直在懷遠驛讀書。
在懷遠驛的寓舍中,兄弟二人聯案而坐,桌案上擺著一部部厚籍。
兄弟二人時而並坐讀書,時而一人在外踱步,一人伏案。
換了旁人定以如此每日苦讀為苦差,但兄弟二人卻樂在其中,越讀越是有滋味。
不久懷遠驛的驛吏捧著食案而來。
蘇軾放下書笑著招呼道:“九三郎,吃飯了。”
蘇轍臉上有些悶悶之色,聽兄長招呼也放下書來。
蘇軾熟練地清理桌案,將書籍擺至一旁,向驛吏打聽起驛中的外國使臣。
蘇轍開啟食盒,等到兄長送走驛吏回案後方才坐下。
蘇軾見二人桌案上各擺著一撮鹽,一根白蘿蔔,一碗白飯當即笑道:“甚好,甚好。”
蘇轍奉筷給兄長問道:“每日都是食此有何甚好?”
蘇軾一本正經地道:“九三郎你不知此飯食是有出處的,這鹽為白,蘿蔔為白,盂飯為白,此稱為皛飯,古人日享此食而不知八珍為何味。”
蘇轍聞言笑了,當即捧飯就著白蘿蔔食之笑道:“哥哥,這蘿蔔甚是爽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