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祖大壽既降,皇太極即命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分別率部進攻塔山、杏山。
因為吳三桂、王樸逃回寧遠,塔山、杏山均只有少量兵丁防守。
是時,馬紹愉與參將李御蘭跟清兵議和不成,正留在塔山聽候命令。
聞知清兵進攻,兩人出城跟清兵交涉。多爾袞志在必得,哪裡肯聽,命人將兩人送走,而後全力攻城。
城中兵民奮起護城,終寡不敵眾,城破,兵民皆自焚而死,無一人投降。
杏山更慘烈,守卒及城中百姓知不能倖免,盡毀城中房屋及物資,直戰至最後一人。
汪喬年、洪承疇兩人所言沒錯,因為推行了周延儒所謂的“新政”,朝廷上下一時間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崇禎大喜,年後揖拜閣臣,發誓勵精圖治。
陳新甲一向認為,為人臣者,最首要的莫過於學會應時應景。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縱使不能建功,也絕不能給皇上添堵。
“不是嗎?有那麼多的朝臣指責咱彈劾咱,皇上一概留中不發,不就是因為咱能應時應景嗎?事實如此嘛,學會了應時應景,皇上才能覺得離不開你。
當然了,還有人情,外面有將軍,裡面有宦官,他們的話至關重要,一句又豈止抵得了十句?似司禮王德化,他就有讓你的話傳不進皇上耳朵的本領。
不過,也不能全憑這些,自己也該有所作為,或者說有所作為才能讓以上資源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