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工業革命給了英國一個錯覺:很多人以為純粹是靠先進的機械生產,在印度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靠先進的機械的生產能力,和純粹靠先進的機械的生產能力,這是兩回事。
關鍵就在“純粹”二字。
而這種錯覺,又因為對美洲、非洲等地的殖民,而被大為擴大。
尤其是美洲的一些殖民地,他們並沒有成百上千年的手工業積累,比如哥斯大黎加那樣的,只能選擇貿易從英國進口棉布。
然而,英國人或許是忘了、或許是故意忽略、亦或者是刻意避開了。印度的廣闊市場,是靠刺刀、大炮、饑荒、商業劫奪、重稅、以及對印度文明成果即過去的生產力的毀滅,而達成的。
重商主義下的新大陸殖民地,本身就是作為市場存在的。內部也並未自發產生強勢的手工業,和區域間廣泛的手工業經濟。
可以說,新大陸的殖民地,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棉布生產能力。
而在亞洲,則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這個問題,如果大順按照歷史的慣性和路徑繼續走下去,或許也會在幾十年內產生一種激進的迷茫。
只是,伴隨著大順這邊真正走到了歐洲去賣貨,很多問題,大順這邊自己就想通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大順或許不瞭解全面的印度。比如宗教、種姓這些問題。
但卻瞭解宏觀經濟層面上的手工業發達和商品衝擊帶來的種種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