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蘇聯新領導層的評估,就按照大部分情報系統當中認識的那樣,覺得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組合,應該是一個溫和派領導層。進行謹慎樂觀的評估,當然心裡面艾倫威爾遜當然知道,勃列日涅夫只是一個表面溫和的人。
所謂的蘇攻美守時期,就是勃列日涅夫時代發生的事情, 這個人非常符合美國人那種手持大棒面帶笑容的評價。
和勃列日涅夫相比,赫魯曉夫雖然表面更加強硬,但一般都是進行接二連三的訛詐,這可能是受限於他的時代蘇聯國力比美國差很多的原因。做事赫魯曉夫很高調,但其實也就僅限於訛詐,但終於在古巴導彈危機沒有訛詐住美國人。
比起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樣,下手卻更加狠辣,當然這也和卡特時期美國確實出了大問題有關。
到了七十年代,在鋼鐵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二十多項工業資料上在世界之首,當然沒有像是幾十年後的某大國,動不動就佔據世界一半。但以一國之力做到這一點,已經相當嚇人了。
從工業規模上,這是美國第一次輸給另外一個國家,當然美國現在不會想到,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後面還有一個後備選手在等著。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當然是比拼工業,反正不是比拼倫敦金融城,金融玩的在出神入化,也需要人家認可你的規則,不然就是廢紙一堆。
蘇攻美守時期,雖然很多人把卡特說的一無是處, 但平心而論這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卡特時期美國的問題可比睡王時期的問題大多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