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六方會談的六個國家,至少分成了四個陣營,法國人忙活著非洲的佈局,完全是被英國拉過來的,而德國是被美國拉過來的。
至於蘇聯,出現在這裡完全是過來看一下帝國主義內部狗咬狗的場面。
最後的一個印度,雖然是被英國用外交手段拉進來,但印度也有自己的野心,彰顯印度和幾個大國能夠平起平坐,撐起來有聲有色面子。
所以正式談判的時候,英法這邊就是法國人時不時的附和艾倫威爾遜兩句,但比起德國人做美國的應聲蟲,份額還是相當足夠的。
蘇聯人表態不多,也看不出來具體的立場。代表印度來到巴士拉的是拉爾·夏斯特里。
尼赫魯作為總理兼外交部長,外交工作基本上是尼赫魯的一言堂,其他國家派來的都是外交上的二號人物,尼赫魯不能親自過來。
而這一次的六方會談至少在印度眼中又是一個廣闊的舞臺,這就不能派無名之輩過來。
拉爾·夏斯特里作為支援尼赫魯路線的重要人物,就代替尼赫魯來到了巴士拉。
英法是一個立場,美德是一個立場,蘇聯看起來置身事外,印度則趁機嘗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拉爾·夏斯特里代表尼赫魯講述印度對伊朗石油危機的看法,“印度的看法是一貫的,在伊朗問題上,應該確立幾個基本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