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就在太子心中惴惴、巴不得轉過身去捂住章煦的嘴、不讓他繼續往下說時,明宗皇帝沉聲說了一句:“說下去。”
太子暗自咬牙,卻也無可奈何。
“是,”章煦頷首,繼續說道,“士農工商,‘士’在最上,‘農’、‘工’在其中,而‘商’在最下。‘士’所求的,或是名,或是權;‘農’與‘工’所求的,是生計,是溫飽,是子孫出息;而‘商’,求的是利。青苗法的推行,青苗款的撥發,若是隻由‘士’與‘農’參與,貴賤高低立見;但若是把‘商’加入其中,三方角力,則穩固許多。”
章煦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由朝廷推行青苗法,同時作為中間人,監察商戶撥發青苗款、敦促農務人秋後歸還賒銀;商人家資豐厚,按照行商規矩,春夏撥發青苗款、秋後收回糧食以抵賒銀,勞者多發,惰者少發或者不發;農人按己所需,春夏尋商戶處賒下青苗款,秋日豐收後抵債,以期來年可以更順遂地賒得青苗款。朝廷仍行監察、獎懲、評斷的職責,為商或為農評斷是非功過,不以該地方的青苗款撥發量為政績評估,而仍是以有多少百姓因此而倉廩實、衣食足作為依據,以求青苗法真正實現‘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三方鼎足的時候,關係最為穩健。
明宗皇帝陷入長考,章煦所說,確實言之有物,確實有出於為黎民、為社稷的考量。但若真是按如此執行,對“人”的要求頗為嚴苛:作為監察、獎懲、評斷的官員如何遴選,作為主導青苗法的商戶又該如何選擇,才能保證兩方不相互勾結、欺上瞞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