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華夏生物蛋白結構領域,有一對聞名遐邇的師徒,施院士與顏院士,都是大犇級別,其中顏院士目前還不是國內院士,而是米利堅外籍院士。
然而,或許是夏科大與水木大學的學術氛圍不同。
有點互相別矛頭。
杜恪並不是很欣賞施院士與顏院士的科研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大科學理念,認為國家就應該大規模投資生物大科學,然而最後卻是花高價買來大批冷凍電鏡,去測量蛋白晶體結構。
當然不是說不能做,這些基礎工作總要有人做,但做的同時不能只做解析、測量,還應該在此基礎上做出可以應用的東西,譬如指導藥物設計。
而不是埋頭就在那解析蛋白結構,snc論文一篇又一篇發表,花高價研究結構,結果給全世界做嫁衣,給羅米等生物強國的生物研究做嫁衣,然後別人以此開發出藥物,又要回過頭來華夏收取高昂的專利費。
說白了就是不願意跳出自己的舒服領域,不願意做一些有難度的事情。
用冷凍電鏡解析結構這個熟練,又能狂刷論文,還費那勁去指導藥物設計幹嘛。
杜恪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採訪顏院士的,講她做的一個晶體結構,別人比她早兩週做出來,她有多難受。當時杜恪就覺得一點意思沒有,如果一項工作早兩週、晚兩週都能做出來,那麼它的原創性到底有沒有這種工作又註冊不了專利,那麼國家投資這麼大,到底為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