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EAST,全稱是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前幾年EAST實現一億度高溫執行,著實引起了國內外的一陣熱炒,人人都在高呼人造小太陽來臨了。
可惜那只是實驗執行資料,距離真正實現可控核聚變,還有十萬八千里路要走。但即便再艱難,也改變不了人類掌控核聚變的慾望,因為這幾乎是未來能源的唯一可行性出路。
早晨與整合組專家成員一起坐車前來科學島,已經開始穿短袖的杜恪,在一眾領導之中年輕帥氣的格外顯眼。不過此時此刻沒有人對他表示驚訝,這兩年時間杜恪刷臉刷的太頻繁了。
而且經常來科學島,附近研究人員、保潔人員都已經認識他。
這一次微尺度研究中心整合,杜恪擔任副主任的通知已經下發各處,對杜恪兩年完成三級跳,大家都已經麻木。想嫉妒都嫉妒不起來,僅僅一個電子流理論,就決定了杜恪站在科研食物鏈的頂層。
“去年EAST實現了ELM的不穩定性加強,將瞬態熱負荷降低至41倍,距離20倍的可控值已經不遠了。”負責人是廬州院的一位副主任,為眾人做介紹,“目前EAST正在承擔著多項重大科技的試驗工作,各位領導,這個時候貿然整合EAST,影響太大了。”
夏科院廬州分院主研物質,如等離子體物理、磁約束核聚變、材料與奈米等領域,EAST是廬州院的兩大鎮院之寶之一,現在要剝離出去,怎麼可能捨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