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漢·劉熙《釋名·釋兵》:弩,怒也,有執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為牙之規郭也。下曰縣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也。
弩的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臂、弓、機。
最晚在商周時期,國人就發明了弩這種遠端武器。
在歷史上,弩的第一次大放異彩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史記》記載中的齊魏馬陵之戰,記錄了弩的巨大威力。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的齊軍一決勝負。
軍師孫臏針對魏兵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向田忌獻策:“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我們邊撤退邊每天減少軍中灶的數量,讓他們以為咱們已經崩潰了,再找機會幹掉他們。
田忌聽從了他的建議。
魏軍緊隨而至。連追三天,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細心的龐涓發現,齊軍的灶天天都在減少。根據減少的數量,能推算出齊軍的人數已經不到一半了。當即認定齊軍已經士氣全無,逃兵日益增多。於是親自帶領輕裝騎兵,日夜急行,要把齊軍主將追上以競全功。
齊軍到達馬陵這個地方後,孫臏哈哈大笑:“就是這個地方了。”
當即下令萬名射手埋伏於道路兩側,晚上只要看到火光,朝那個地方射箭就可以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