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都改革開放四五年了,紅石灣大隊還沒有糧食加工廠。
最近的糧站距離這兒有三十多里的山路,社員們每年的水稻、小麥、玉米收穫了,想加工一點精米白麵,不但要來回走上半天的山路,有時還要排半宿的隊才能輪到,想吃上一口白米飯白麵饃真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很多山裡人至今還在沿用著最古老的糧食加工方式,水磨舂米,石磨碾粉,自給自足。
紅石灣的大峽谷裡有一條南溪河,河邊有一個謝家畈生產隊。
不知何年何月,謝家在外從軍歸來的老祖宗,在河邊架起了兩座高大的木頭水車,利用流水產生的機械力來舂米磨面。
生產隊的時候,這兩架水車屬於集體財產,如今謝家人又收回去了,常年對外營業。
每加工一百斤的水稻或小麥,收取一兩斤的米麵作為資費。
王世川剛到紅石灣時就意識到了這個商機,但這兩年全在外邊做買賣,也就把這件事耽誤了下來。
如今在這邊安家了,衛蘭又搞了樹下養殖業,經常需要到山外收購些麥麩細糠之類的飼料。開間糧食加工廠的設想,才又回到了王世川的腦海裡。
“世川,加工廠肯定是好買賣,我擔心你忙不過來。你看看上河沿的糧站一天到晚忙成啥樣了!你這個加工廠要是建起來,不光是我們紅石灣大隊,周邊幾個大隊的社員都會對這跑。到時候你會忙的屁股都不落板凳,哪還有時間炒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