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首魯迅先生在1933年所作的《題三義塔》也提前得以面世人間,不過只用了下半闕。魯迅先生寫這首詩,是為了中日友好;而張漢卿引用這首詩,是為了邀請蔣百里打共同的敵人日本。
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張漢卿以前所未有的溢美之辭稱讚他的能力,說明奉系亟缺得力的策劃人物,並懇求他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施展平生所學。蔣百里有感於張漢卿的知遇之恩,欣然允諾加入奉系,也終於使自己紙上談兵之大計,真正得以化為現實。
張漢卿知人善任,直接委任蔣百里為西北人民軍總司令部中將總參議,畢竟他當初比韓麟春都高了一塊頭,以他的能力,怎麼著也不能比韓麟春級別低。在自己的地盤上,這種委任是非常順利的。
張漢卿兩顧茅廬,固然博得求賢若渴之名,但是奉系各軍政要員並不認為蔣百里值得如此敬重。不少奉系元老見少帥如此熱捧其貌不揚、名不見經傳之人,冷嘲熱諷者有之,冷眼旁觀者有之。
蔣百里不為所動,仍然積極為奉系謀劃戰略。連續一週時間,他根據張漢卿的描述和對於奉軍的觀察,寫下了《奉軍改革紀要》,張漢卿觀後大為贊成。為使蔣百里的戰略構想能夠得到奉軍政高層的認可和落實,張漢卿推薦蔣百里面見張作霖,述之以中日局勢及國防大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