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趁著下午得空的當兒,範銘又去了一趟村學,打算拜訪一下村學中唯一的教諭龔老夫子。
這個時代讀書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沒有字典也沒有百度,方圓百里之內都不見得能遇見一個讀書人,雖然他從小就學習國文,但畢竟不是把文言體當作自己的習慣思維方式,自學起來肯定不會那麼的順暢,如果有個老師的話無異於可以少走一大段的彎路。
村學並非官學,但清河鄉還算個富庶之地,村學由鄉里資養,也因此為清河鄉培養了不少識字的人才。
按照習俗一般都要準備好四封禮數,雖然在鄉農中沒這麼嚴格,但起碼的意思是要到的。
懷揣著從範秦氏手中接過那充滿溫情的二百文錢,範銘到張屠戶家割了兩條近十斤重的肉案,再弄了一袋紅棗和一盒點心。路上遇見不少的村人都在用看熱鬧似的打量著範銘這一幅大張旗鼓的樣子,“小五,你這是幹啥去呢?提親啊?那家的姑娘?”
“呵呵,是去拜師呢?”
“拜師?戶長答應你學匠工手藝了?”
“是啊!”這時候的拜師禮要禮數很多,要先請中人向師父說合,再擇吉日設宴。寫拜師貼,行拜師禮。
拜師禮為三、六數,意為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學徒期間不付工資,師傅管吃、住及制冬夏衣各一套,反倒是讀書人拜師倒沒有這麼嚴格,範銘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答應了兩聲繼續往前邁步走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