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委託荀彧梳理禮制史,為新朝制禮。這件事已經有一年多,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這不是荀彧學問不夠。荀氏家傳荀子之學,荀子之學的重點就是禮法,禮與法並重。李斯、韓非重法,成了法家。賈誼上承荀子之學,開儒法先河,為後來的儒術獨尊奠定了基礎。讓荀彧來主持這件事,無疑是合適的。況且就算荀彧本人學識不足,他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學者幫忙。他的從兄荀悅就是大學者,專治禮經的人他也認識不少。
但荀彧犯了一個方向性的錯誤,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梳理古制上,沒領會孫策向前看的用心。
為什麼要制禮?制禮是為了和,君臣和,父子和,夫婦和。一言以貫之,禮法就是理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禮是形式,和是目的。正如天地之道。天地之間有沒有禮?顯然沒有。可是天地之間有道,天地依道而行,即使無禮也能和。
制禮是為了和,不是為了形式而形式。如果不能滿足這個要求,所制之禮就徒具形式,無人遵行,禮崩樂壞也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孫策早就說過他不信天命,但他重道,所以他不惜花費重金修建觀象臺,供養徐嶽等人,讓他們衣食無憂的研究天地之道。這個道不是嘴上說說的道,而是要能用嚴格的數理來描述的道,是經得起驗證的道。
建觀象臺是大事,而徐嶽等人的學術講堂更是建業城最有格調的聚會,荀彧有的是時間,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聽過多少講,也覺得孫策這麼做和他宣稱的不信天命有些矛盾,卻沒有真正勘破其中的奧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