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舉提出的議和條件,劉備和李素當然不會答應——哪怕張舉把所有錢財都給了,劉備也不能落下私自議和縱敵的把柄。
這種事兒首先政治上就不正確,要被政敵揪住攻擊的。
要錢可以,把張舉的部隊打得倉皇逃竄、來不及帶走的沉重車仗物資,最終照樣可以拿到。
就好比奎爺要太陽神之弓,從來都是駕著地獄犬一口噴死、殺人奪寶的;哪有跟寶物持有人談判、允許對方以寶換命的?
不過,既然來了使者,還是要好好利用——李素這人的種族天賦,就是隻要有外交使者,他就能佔到便宜,就能詐騙到利益。
無論是他當使者去別人那兒,還是別人派使者到他這兒來,都行。
“逢使必詐李伯雅”的大號,豈能浪得虛名?
張舉的使者很快就進來了,讓劉備和李素都頗感意外的是,居然還是個烏桓人。
這種文職工作,不都該是漢人比較擅長嗎?
李素稍微想了想,很快琢磨過來,對劉備附耳說道:“可能是張舉也知道漢人背叛朝廷,不好意思為使,所以派個烏桓人。”
劉備點點頭,表示理解。
這就好比近代外國入侵,雙方要談判,來個外國人肯定比來個漢奸要好一點。漢奸還怕被母國清算,而外國人可以援引“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但既然使者的民族身份可以被利用,李素當然也不會浪費——他腦子裡,對於各種使者身份可以被如何利用,早就有一套本能反應了,都不用臨時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