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大將軍府上的這一番直言敢諫之舉,最終也讓李素大致看明白了這段史書原本未載的平叛決策,為何最終還是出了那麼大的紕漏。
袁紹這人,大戰略其實是沒問題的,眼光也是真的不錯。
但虧就虧在不知最底層民間疾苦,不知道窮人和“小人”的想法,這方面缺乏同理心。
包括後來曹操給袁紹的那句“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評語,說到底其實也是這個原因——袁紹其實知道什麼是大事,也知道什麼是該乾的。
但到了要下注的時候,他又捨不得下那麼大的本錢,覺得賠率有問題。然後就被更豪爽更果斷的曹操搶走了投資機會。
眼下本該果斷想辦法勒緊褲腰帶籌錢,要不就別徵發南匈奴。
但他卻把心思花在“如何不給錢,咱跟羌渠單于談談效忠大漢的企業文化,談談996福報,談談使命願景價值觀”上面。
不是說不能談使命願景價值觀,而是願景只能說服單于這種拿分紅的人,這些人有遠志,能夠管理自己的慾望,延遲滿足。
而南匈奴底層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三和大神”,你給他拿月薪他都覺得你黑廠呢,恨不能只接工資日結的活,談願景那就更是黑廠中的黑廠了。
當然袁紹的禮賢下士、仗義助人,這些都不是假的。
但關鍵在於,你首先得是個“士”。寒士好歹也是士啊,得識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