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唐·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高嶽口中的勾通古河漕運,就是要重新整備黎陽、白馬的黃河渡口,復鑿通往安陽、鄴城及淇縣的河渠,以分黃河水勢,如是不但能恢復相州和衛州的農業生產,且可緩解每年滑州的水災,原先滑州的理所白馬縣,因城西鄰靠黃河南岸不過二里,一到夏季雨水滿溢時,城牆和羊馬牆有半數都泡在水中,只要能在黃河北的衛州黎陽,將古人曾留下的故道鑿通,將黃河水引流向北,對南北的城郡而言都有益處。
當然如此做,需要大量的人功,經過統計,需要四萬人。
“河南的滑州水多,河北的相州衛州則水少,開古河漕運,是兩相得宜的事,故而勞役應由河內行省和魏博天雄軍一併承擔,各自兩萬人功。”高嶽如是說。
新成立的滏口商幫們一致決定,馬上即無息借貸宰堂二十萬貫,用於這項大勞役。
待到商幫眾人離去後,高嶽便和心腹李愬、符璘及周子平等謀劃,他們共通的擔憂是,“魏博鎮的那群牙軍,雖在之前對抗盧從史時建下很大功勳,但依舊有桀驁割據的心思,現在給行營遞交的辭書,要保留四萬兵額,還有獨立軍號,駐屯地也不離魏博六州,這……”
符璘和魏博田氏有殺父之仇,“現在看魏博牙軍也不會輕易就範,而其地恰好處於行營和河內、濟北、江淮的轉運道路間,真的是如鯁在喉,若用武力削除,又恐戰事綿延,耽誤輔師平定幽燕、恆冀和滄景的大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