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一堂四愛犀角杯的交流,主要就是賞析。
寧元祺作為組織者,在當天交流會的尾聲,拿出來的東西,應該是不可能有問題的。
儘管吳奪也明白這個道理,還是忍不住上手一一聽了聽。
嗯······的確是明代方弘齋之作,而且選材都是亞洲犀角······
等等!
怎麼混進一隻冒牌貨?
非洲犀角?清中期?
這得捋一捋。
這四隻杯子,有三隻是明晚期方弘齋的作品,但是,其中的一隻“陶淵明愛菊”卻是清中期的作品!
也就是說,本來好好的一堂四愛犀角杯,應該是這一隻“陶淵明愛菊”後來丟失或者損毀了,又補了一隻高仿!
高仿這隻“陶淵明愛菊”的清中期匠人是誰,沒有聽到相關內容。
不過,很奇怪的是,本來這一套杯子是用亞洲犀的犀角做的,為什麼補的這隻高仿杯子會用非洲犀做呢?
在清中期之前的犀角藝術品,基本都是亞洲犀的;清中期之後,用非洲犀才開始多了起來。
亞洲犀角和非洲犀角還是有些許區別的,一般來說,非洲犀的紋絲要比亞洲犀細一點兒。若從整角來看,非洲犀角也要大一些。
帶著疑惑,吳奪又仔細研究了一下。
原來如此!
這位高仿者,功力達不到方弘齋的水平,紋絲細,首先利於他雕刻時發揮。
同時,雕成之後,本來就還得做色做舊;做色做舊的同時,也改變了紋絲的結構,使之微微變粗。本來兩者紋絲粗細的差別也是微量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