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關鍵的一道殿試,因為原身放手不管,已成為丞相派選拔“自己人”的最佳途徑。
最初認識的書生熱情地分了一個餅子給李錦餘,李錦餘下意識接過來咬了一口。
不知是什麼面,摻雜著不少的糠皮。
李錦餘自己接受良好,但他也知道人類一般是不吃糠皮的。
他忍不住問了一句:“那你們為何還要在此讀書呢?”
那學子笑了笑,抬頭仰望了一下天空:“識字之初,夫子便教育我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等書生百無一用,也不過剩下這點傲骨,犟著不肯低頭罷了。”
望著這寥寥無幾的書生,李錦餘忽然想起了霍採瑜。
他剛穿過來不久,及時把霍採瑜從內獄放出來,那時霍採瑜身上的傷還未好,還有被嫻妃收買的太醫圖謀不軌。
可李錦餘幾次過去探望,霍採瑜都在讀書。
縱然身處腐爛泥濘中,總有人手中捧著螢火之光,為自己照耀前路,也為後來者指引方向。
霍採瑜如此,這些學子們亦如此。
若如今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如原著中霍採瑜後來締造的那般,這些學子將來定然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吧?
他有些理解為何霍採瑜、遲鐘鳴他們後來願為天下人揭竿而起、推翻腐朽的荻朝。
憂國憂民說來宏大,實際似乎又很簡單。
他之前想著把霍採瑜推上皇位,不過是想解脫束縛、逃離人世;更遠一些,他成精之後仍舊只做他的倉鼠,有了靈智也不過多考慮考慮什麼瓜子好吃、怎麼跑滾輪舒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