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年前隨江北難民跨海來到這裡以來,沈佳玉一家起先和這裡的難民一樣,很是過了幾年艱苦的日子。
時間雖已到了初秋,但對於靠近赤道的蘇門答臘來說,還是盛夏,開始第一年,各家都住在帳篷裡,還好不比北方需要禦寒,即使這樣一半人力要用來伐木建房、修建水利,另一半人主要的工作又變成了開墾土地。
種下第一季水稻等作物,在夏日來臨的此時,整個山谷中聚居區的輪廓逐漸成型,小麥地沿河而走。
在河谷的這邊那邊延伸數萬畝,一座新建的吊橋連線河岸兩邊,更遠處,各種牲畜的飼養區也逐漸劃出輪廓,山頭上幾座瞭望塔都已建好,但以山谷內萬餘人的生活需求來說,是多麼龐大的一項工程。
就是像自己這樣的五六歲的孩子,也在母親的組織下,進入深林採集水果,好在這裡不像家鄉,就是不種地就會餓死,森林中採不盡的熱帶果實就能填飽肚皮,光靠女人和孩子就能讓一個家庭不會缺了飲食,沈佳玉終於知道這裡的土著為什麼這麼懶惰了。
隨著大夏這些勤勞的人們不懈的努力,這片富的流油土地,半年的時間過去,沈佳玉一家終於分到了自己的房子,取名巨港的這片聚集區,而他們更願意叫他南京,這是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幾乎每一天,都在經歷著變大,尤其是在水壩成型後水田不在受旱澇的影響,定居點變化的速度,更是劇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