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十章 選擇

熱門小說推薦

彭明志看到張巖那一下揮擊,對方頭都爆開的情景,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來,整個腦袋都是空白的。

張巖回頭去看了下彭明志,雙方對視了一下,只見他捂著肩膀正在坐起來,對張巖努力地露出一個笑容。

長街兩邊的各衝出兩人,裝扮和剛才兩人一樣,都是一身短打,將三人圍攏在中間。

和張路放對的漢子,雙刀功夫及其出色,這人顯然是六人之中最為厲害的一人,雙方以快打快,張路終究是因為右腿的老傷影響轉進和騰挪的速度。漸漸處於下風。

那從街口堵過來的四人手中都有武器,張巖隨即被捲入了戰鬥,雖說他本身武藝也不錯,但畢竟保護著彭明志,又被幾人人圍攻,一時間也是衝不出去。

那身材相對高瘦的漢子這時候也已經站了上風,雙刀揮舞,轉眼間就在張路身上留下了幾處傷口。

他朝這邊回頭看了一眼,見同伴腦袋竟被砸開,張巖手持板凳,一時間竟想要帶著彭明志衝過去,那高瘦漢子與他對望幾眼,目光中的兇狠絲毫不遜。

一聲口哨,圍攻張巖的四人分出一人,一拳將坐在地上的彭明志打暈,然後背起他,向來路奔去。

張巖見彭明志已被劫走,奮起餘力,衝破三人的包夾,和張路形成掎角之勢,敵方四人見目標已經完成,也迅速匯合。

張巖猛地再次揮起板凳,又一下砸在身旁的巨型漢子的頭上,旁邊的牆壁本是木製,也算是結實,但方才被撞了一下,這一次再撞,竟然生生地裂開了,疤面漢子的腦袋此時也已經被打得面目全非。

“來啊!”

這時遠處街角有人想這邊本來,那首領兇狠的看了張巖一眼,帶領手下,向遠處退去。

等援兵來到張巖、張路兄弟近前,張巖已經脫力,歪道在路邊。

玄武湖南岸,太師府。

當彭明志醒來,發現自己被安置在一間客房內,並不是自己想象那樣被投入監獄。

一刻鐘後,賈儒帶著建康府少尹和一個和尚走進來,彭明志急忙站起行禮,賈儒面露慈祥的微笑,擺擺手,道:“現在你在老夫府中,這裡不是朝堂,不需要那麼多俗禮。大家都坐下。我們開誠佈公的談談如何?”

彭明志不知賈儒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沒有迴應。

“你們都是大夏幾十萬學子的佼佼者,能進入太學,都是從各地萬千學子中一步一步考上來的,你們付出的努力與辛酸我能感受得道,寒窗十載不容易呀!家中的父母親人的殷切期望,供你來到京都,要有感恩之心。”

“我輩孺子,既然入聖人門牆,怎可視黎明百姓與於水火而不顧,如此,豈不與聖人教誨背道而馳,明明看到大夏如今千瘡百孔,如我等不奮發圖強,臥榻之側有虎狼安睡。我等還能安心就學嗎?”彭明志回道。

“城外災民救助遲緩,正是由於朝廷號令不一,王大人即為救災大使,是有責任的,建康府各級官員多為新任,對政務不熟悉也是有的,他們會得到相應處罰。這也是聖上不能理政和柴與瑞叛亂使朝廷缺失大量能使的結果。”

“王丞相致力於變革,老夫並非全面反對,但國家治理還是要我等士人來撐起。哪些愚民懂得了什麼?”

賈儒繼續道:“等他們懂得聖人的道理,一樣可以入仕為官,世人對老夫多有偏見,如不是老夫,如今太學之中怎麼可能讓貧苦之人佔了大多數。”

“你等現在應努力求學,將來為一方牧守,造福一方,不比喊兩句口號要強。雖說大夏不已言論罪,但你等行為已經超出朝廷的底線,說是叛亂也不為過。”

“老夫不想讓你們十年付出付諸東流,老夫會在政事堂力爭為你們開脫。只要你等每人寫下懺悔書,老夫拼的這頭上烏沙,來換取你等之過。讓你們繼續在太學就讀。”

“建康府衙役與城防司已於今日抓捕帶頭鬧事者三百多人,明志可願為你這些同窗出力?只要你寫下懺悔書,並且表明此次動亂是有動心不良之人所指使,受其矇蔽。也好讓老夫在太后與官家面有個理由,好賜免你等之過。如何?”

這最後一句卻是擊中了彭明志的要害,現在自己的選擇,不再是關乎自己一個人的命運。

賈儒一邊理論一邊觀察彭明志的面色,看到彭明志面露掙扎,面露關切道:“朝廷將其他太學生緝拿,老夫在那麼多人面前也是無法,只有緝拿你的人相對較少,所以被老夫接入府中,能多救一人是一人吧!你們每一個太學生都像老夫的晚輩,老夫還能在位幾年,大夏終歸要交到你們手中。這也算老夫知法犯法吧!”說完露出痛苦之色。

“你看你是在老夫府中暫避,還是去同窗之中說教一番?老夫知道你在他們之中還是有影響的。”

“再不然,你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你現在就可以離去,老夫不會阻攔。”

離太師府不遠,隔一條街有一五六畝三進院落的宅院,是四川兵馬制置使彭大雅在京中的府邸,按照大夏管理,在外地手握一方兵權的大員,必須將一直系子孫留在京中,此府是餘介升任西府太尉後,彭大雅接任四川路後新制的府邸。

現在府中的主人是彭大雅長子彭健,在禮部任員外郎,彭明志是彭健的遠房族弟。

彭明志和彭健並不親近,彭明志這還是在京城就學以來,第一次來到彭大帥府中。

隨即託族兄派府中官家,將在李府中暫避的石醉和李默庵約過來相商。

此時在客房之中,彭明志將自己在太師府中和賈儒的一番對答向石醉李默庵說了。又接著道:“我觀賈太師並非不通情理之人,我等可否聯名上書,要求朝廷釋放被抓學生,並敦促朝廷變革吏治等問題?”

石醉沒出聲,他暗自稱讚彭明志的有所擔當,但他不認為賈儒插手此事這麼簡單,他認為這是賈儒一直想控制太學生的計劃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賈儒為防範王鳴之變法派和甘棠革新派採取的措施。

“默庵,你的看法呢?”李默庵沒有直接回答,他還在思考該如何措辭。

“明志說的有些道理,我以為上書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問題說得那麼嚴重。”李默庵又補充道:“賈太師使政事堂首席執政,既然是執政,就有義務敦促朝廷變法,直接上書。”

石醉想好措辭,便直截了當地說。

“我贊成明志的觀點,但反對上書。”

“為什麼?李默庵和彭明志有些吃驚,既然贊成彭明志的觀點,卻為何反對上書。

“因為上書不會有任何結果,很可能會帶來反面效果。”

石醉又解釋道:“賈太師在各種場合反覆講士農工商的上下地位尊卑,其言論不但不提倡提升各行業從業者的地位,反而有打壓商賈的趨勢,他像襄陽王一樣,看透了大夏發展的畸形,但採取的方法南轅北轍。”

“我大夏如今就像一個木桶,各行業就像組成木桶的木板,只有士人和商賈這兩塊木板和正常木桶一樣長,就像襄陽王和賈太師看到的那樣,軍隊、工匠、耕農等還達不到木桶要求長度的五成,有的甚至不到一成。襄陽王是想把短的加長,這要承擔巨大的風險。而賈太師的方法是把長的鋸短,這樣就當前來講道沒什麼風險,自秦以來商賈的地位一直都很底下,他們歷來受到各朝的打壓,已經習慣了跪著活,對賈太師來說他們出不了什麼么蛾子。”

“我大夏比唐以前的朝代其富裕程度,上升不是一星半點,世上的熱錢也多,如採用賈太師的方法,世上的熱錢既然不能用來經商,就會流向鄉下的耕田,更會加快土地的兼併。到頭來這個大夏還會轟然倒塌。”

石醉想了想又道:“擴大太學,多從耕農子弟中招募學生,這也是賈太師向廣大耕農示好,為打壓商賈做前期的準備。自大夏南渡以來,賈太師一直久居史彌簡和宋慈之下,他剛剛登上人臣的頂峰不久,他的權威還沒有完全樹立,此時上書發表反對意見,會被賈儒看成是對他的權威的挑戰,因此他不但不會收回成命,很可能還會對上書的學生施加懲罰。”

彭明志和李默庵立刻明白石醉的話是有道理的,賈儒在各種場合中反覆強調士農工商上下謙卑觀念,甚至寫進了對朝廷的奏疏,因此石醉描述結果的很可能變成現實。彭明志不甘心的說:“那麼就任賈儒破壞太祖的立下的祖制,太后也不干涉?”

“明志,我估計沒人會干涉,至少太后和政事堂中不會有人干涉,甚至還會在暗地裡支援賈太師的做法。”石醉悄聲說道。

“為什麼?”

“你們想想看看,政事堂中有幾個平民出生的宰輔,有幾個是勳貴世家出生的就明白了。賈太師可以說此舉是為了維護世家勳貴的權益,只要賈儒提出這條理由,政事堂內就不會管,甚至太后也會支援他。”

李默庵徹底明白了,同時也對石醉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他自認他自己就沒有注意到這些情況,什麼國策呀規則呀這些都是表象,深層原因還是變法派和守舊派所代表的群體問題。他立刻表示:“明志,石兄說得對,還是慎重些。”

彭明志沉思片刻,毅然說道:“不,我還是要上書。我承認石兄說得有些道理,可那我就更應該上書,這關係到國家未來的原則問題,不能有絲毫讓步。石兄、盧兄謝謝你們。”

說完向兩人拱拱手。向書房走去。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