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詩作都默寫下來後,黎銳卿與蘇潤臧已經將話題轉至時下大晉的各方地理傳說,人文風俗。
蘇牧璟與蘇潤允眼前一亮,紛紛加入進去,就天文地理、時政治理等方面,與黎銳卿攀談起來。
對於女方家人這通明顯刁難的談話,黎老太叔公全程笑眯眯地坐在一旁,神情相當鎮定。只在說到農事時,才會偶爾插上幾句,表現得相當淡然。
然而,這場談話的刁難者蘇家父子,卻隨著談話的深入,逐漸忘卻了他們一開始的初心。
關於今天的這場談話,蘇牧璟三人都以為,黎銳卿既是武將,而且還是十二歲就自己跑到邊關參軍的武將,他對文人的正統知識一定會表現得比較苦手。
他們只需在這些方面略微淺嘗輒止,就能讓對方知難而退,之後大家再順勢將話題轉向武將擅長的練兵以及邊關生活等方面。
先抑後揚,先緊後松。
卻未想到,他們想得很好,黎銳卿卻沒有按照他們的計劃走,甚至到後來,一手帶領了談話。
無論天文地理、數醫農曆,還是朝政時弊、農耕商稅,甚至就連災難治理、曆法風水,他都能說出一套獨特見解,雖說並非是像正統文人那般,能夠深入淺出、分析得井井有條,但他卻從武將的角度,給他們提供了不少新思路。
談論越是深入,蘇牧璟眼中就越是異彩連連,甚至生出相見恨晚的情緒,連一開始對黎銳卿面貌的不待見,都拋到了腦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