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三才也是何等敏銳之人,一見眾人的神色也知道他們對於馬上要回朝的王錫爵並沒有多少認同。
李三才略一思索,然後道:“恩師自去年歸省以來,天子屢屢相召,但恩師七辭而不允。我等身為門生的寫信勸恩師眼下西寇雖寧,但東倭未靖,烽煙雷動於邊陲,旗鼓連雲於遼東,此時此刻正為聖上宵衣旰食之會,為我忠良輸籌運策之秋,恩師不可屢謝恩綸,堅益高坐!倒不如為國而強起,力挽狂瀾於危局之間。”
“我這麼一說,但恩師卻沒有回我,他的心境吾不得而知,但試想張江陵身後如何?申吳縣,許新安,王山陰為何先後謝政而去?故而想來這一次回京恩師也是憂心忡忡,宰相之位的艱難,諸公還請體諒。”
聽李三才這麼一說,趙南星,魏允貞等人對王錫爵的印象都是大為改觀,當即都是道:“我等明白了。”
於是眾官員們迎著李三才到了通州旁的酒館用了接風宴,然後李三才即馬不停蹄趕往通州的家中。
李三才祖上是陝西人,其祖父為武功右衛的軍官後遷至通州張家灣。
張家灣這裡地近運河,北望京師,李三才自幼在這裡長大,祖父李祿乃張家灣巡檢司巡檢,其父李珣則是一名雜貨商人。
李三才坐轎一路行來,但見運河碼頭上十分繁華,船隻停泊靠岸裝貨卸貨。而沿著運河碼頭的鎮子,有巡檢司、宣課司、提舉司等衙門,以及料磚廠、花板石廠、鐵錨廠等店鋪,放眼望去最多的還是上百所臨運河而立的塌房,這塌房是寄存商貨之用,客商都租來作為貨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